第十二節 《大藏經》之出版
明代叁百年間,畢竟還是國情安定,文化進步,印刷術也很發達的時代。在佛教界的《大藏經》,也出版了四種,這是宜加注目的事。
(一)
南藏版:明太祖洪武五年(西元一叁七二年),在南京蔣山寺,出版官版藏經六百叁十六函,六千叁百叁十一卷(目錄收于《金陵梵剎志》卷四九),版木多達五萬七千一百六十枚,利用此版印刷的《南藏》,自明末至清初,繼續著印經工作,對于《大藏經》的普及,裨益很大。
(二)
北藏版:此系成祖爲了追福他的雙親(太祖與馬後)而發願雕造的。明英宗正統五年(西元一四四○年)刻成,計六百叁十六函,共六千叁百六十一卷。
(叁)
武林版:根據其〈刻藏緣起〉得知,此系在武林(杭州)刊行的方冊本。
(四)
萬曆版:這是由真可等人完成的私版藏經,計一千六百一十八部,七千叁百叁十四卷。正藏完成于萬曆年間(西元一五七叁─一六一九年),續刊則到清朝聖祖康熙十五年(西元一六七六年)始完成。爲便利翻讀,是用的方冊本,負起普及藏經之責任。單稱爲明本,鐵眼的黃檗版的《一切經》,即系此一明本的覆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