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佛教與層創進化論
太虛大師
叁十叁年秋在漢藏教理院講
(楊慧英輸入並校對)
一 人生佛教之層系
甲 無始終無邊中之宇宙事變
乙 事變中之有情衆生業果相繼
丙 有情業果相繼流轉中之人生
丁 有情流轉中繼善成性之人生
戊 人生向上勝進中之超人
巳 人生向上進化至不退轉地菩薩
庚 無始終無邊中之宇宙完美人生(佛)
二 人生佛教層系與層創進化論之比較
一、人生佛教之層系
第一圖的七個橫線,是是表示人生佛教的七個層系。這種次第含有高度和廣度的意義;高度者,是以其理性的高低淺深而言,亦可說爲深度。廣度即以其範圍而言,亦即是示其量的大小。今逐層分說于下:
甲、無始終無邊中之宇宙事變
說宇宙事變,即是說宇宙萬有的一切法,時間空間即事變分位,宇宙即包括一切法,並是有變化有生滅的事事物物。一切有生滅變化的法,即是無常諸行,諸行是指一切有爲法 ,因其有生住異滅的變化,故說是“行” ,無常是說一切有爲法的時刻在變化在時間上找不到它的起始和終止,在空間裏尋不著它的中間和邊際。若更進而放寬說,亦是無我的一切法,並將無爲法包括在其中了。故無始終無邊中的宇宙事變,括盡了有爲無爲一切法。換些名辭,也可說爲緣起性空法,唯識性相法,華嚴的五重法界,法華的叁千性相,其範圍至爲廣闊,故初層的線也最長。
乙、事變中之有情衆生業果相續
在無常諸行和無我諸法的盡一切法宇宙事變中,特提出有情世間來說,這層是以有情衆生爲中心,以有機的生命爲重點,在有情上建立一切,其層度比初層稍微狹小。這兩層若以天臺學家所說的“百界千如的叁千性相”來說,第一層的宇宙事變,可總包括叁千性相。叁千性相即是國土一千,衆生一千,五蘊等法一千,總名叫作叁千性相。性相等百界千如即是諸法實相,這種境界唯佛與佛乃能究竟。第二層注重有情世間,特說衆生一千性相也。但有情亦不能離開依報國土的器世間和有情所依的五蘊等,不過此階段特以有情作中心罷了。細究這有情的生命相續,是由造業感果轉展不已,故有情的生死流轉相續不息也。由前世造業感今生之果報,此生造業又招來生受果,故有情流轉叁界出沒四生,皆是叁世業果相繼。在教理上特顯示者,爲十二有支緣起,說有情的生死流轉因果。由此廣推及一切法的緣起亦不出此十二有支。有情的各個報身,是由各人的自業所感,依報的器界國土,亦是諸多有情的共業所招,有成住壤空的生滅相續。五蘊等一切法,是自共業果相續,又即五蘊等的積聚;試分析有情的本身,皆是五蘊法等的組合體。此層因以有情爲中心,故線稍短,以示量之較狹。
丙、有情業果相續流轉中之人生
在有情業果相續中,特提出人生來說;在有情界裏人類算是最靈的了,由有情各自造業感受別服的身根,由共同造業感受總報的世界國士。而人類創造力特強,此層特注重人生。在有情流轉中來看人生,下層有叁惡趣,上有天趣,中間是人的地位,好像一切爲人生設施的,而人生的力量不可思議,成凡成聖皆是人所自作。故佛陀現身人間,說法度生,由人成佛。能夠聽聞佛法受持學修者,亦是人類,此層以人爲中心去看一切衆生之業果相續流轉生死,特別講明人生因果,故比上一層更爲狹小。
丁、有情流轉中繼善成性之人生
在易經裏有兩名嘉言是“繼之者善,成之者性”;是說明人生以繼善成性爲最善最美的標准,這種學說在紛纭繁變的人界中,推爲至當的格言,在講世間法的學說裏也算是完滿的哲學了。這兩句話以佛法來說,可證明有情之業果相續中,人生是善業所感,造人的業因,受人的果報,人生的業因即由各人所行之五戒十善等業行,此業行是善的,故感人生之善的果。故中國的儒家說人性是善的,將此善性繼續而擴大,成賢成聖皆由此也。孟子說:“人異于禽獸者幾希”?二者的距離,相差不遠,看能否繼善于此“幾希”中擴充之。以完成人性建立完滿的人格,故繼之者善而成之者性也。于人生中最重要者是善,須假繼善之功,成完滿善性的人生,即是依繼善成性之行爲,作五戒十善之行,以此善的人生因果律,成人性完全之善性。此層成立人生果報,繼續修善,完全以人爲中心,其他一切環境,全以人的用功致力而達其美善。這種道理是儒家的特長,而佛教向來將此忽略了。尤其是中國佛法,因儒家已有詳細的發揮,以爲佛法不須重視。今講人生佛教特將此點提出來,依人的果報修人的業行 ,使相續不失人身 ,作進修的基礎,故其寬度較上下度爲最狹,此爲人生的樞紐,成凡作佛以此爲轉折點,而人生佛教之重心亦在此。故此層最爲重要。
戍、人生向上勝進中之超人
這裏的超人包括天界天神,但不用天神的名目者,以此層比“天”界天“神”的範圍寬廣,只要超出人類以上的都是。此可包括叁界諸天和叁乘初發心的修行者,若二乘人還沒有得到極果的時候,仍不出于人類和欲色界天,而大乘菩薩行也在人天中成就,故此超人的包括很寬;由人修行增進至超人的勝行,或是叁界裏的天神,或是出世的二乘賢聖,大乘的菩薩行,皆從人成。這是人中的向上前進者,故此層量度又稍放寬。
已、人生向上進化至不退轉地菩薩
由勝進中的超人,修大乘行達到不退轉的地位,是爲二乘聖者的極果,以菩薩聖位亦可包括二乘聖者;大乘聖者所修菩薩行,教化一切衆生,爲利生故,遍入叁界五趣,除佛的法界外,其馀的九法界的衆生皆是菩薩行化領域;居于九法界之最上位,與第十之佛法界相近了。
庚、無始終無邊中之宇宙完美人生——佛
這層與初層一樣寬,但與初層不同,這是佛陀證到的無上正等正覺的最高境界,一切法的範圍有多大而佛的智境亦有多大,窮盡一切法的邊際,就是佛的智慧法身邊際。此層最寬廣。中間人之一層,因屬人生佛教所特提出討論之點,是爲適應今世界人類之需要,作爲人的立足點,但非是人生究竟的目的,而究竟的目的是在成佛。這是佛教特有的趨向,與儒家不同;儒于這七層中,前叁系和後叁系都顧不及,即所謂“六合之外,存而不論”。是僅顧到人事,人間之外的事,存而不論也。故中間這一層最狹,特示明儒家的道理僅說到人間,其沒有佛法的廣度,尤其沒有佛法的高度深度。故居人間而人所依止的一切法,一切衆生,不能深切明徹。其超人之叁界天人,叁乘之聖者,菩薩境界,及究竟之佛境界,皆未之聞也。故佛教與儒教不同,而向來儒家每謂佛法厭世忽略人生,今則特提倡此人生佛教,注重人生的因果業報,注重人生的因果業報,繼善成性達佛之極果。一面又指明儒家的道理不及佛法的宏廣高深也。
二、人生佛教層系與層創進化論之比觀
層創進化論,是英人穆耿亞曆山逗所發明的,是英國新近的一派哲學,其理論是綜合現代科學的成果及各派哲學和宗教哲學的所長而成的,爲很有層次系統的新哲學。有人說我的人生佛教的層系與亞氏的層創進化論的層系相仿,其實不然,他的次第是塔模式的上小下大,我的這個次第是上下大而中間小,不惟是形式的不同,尤其是內容更判若雲泥。他的最底一層的基礎,是以無限或有限的時間和空間建立的,似乎更與人生佛教的第一層的“無始終無邊中”宇宙的意思相同,但我說的是包括一切“宇宙事變”的現實法,他只是一個空洞的時空的虛架子。他的第二層是物質,亦只是時空中的單純物質,這與佛法所說的色法相同,色法即是有質礙有變化的物質,在空洞的時空裏。有物質的存在,是更加一重意義了。他的第叁層是比較時空物質再增進一步,成爲有機的生命物,生物與物質的不同,是有生命連綿的狀態,生殖死限等生機的特性了。其第四層爲有心理活動的動物,前之生物包括一切動植物,此則唯指有生命有心理現象的東西。其第五層是理性,爲在一切動物中特具理智性能的人,是動物中最靈明優秀的人了。人是有最高希望欲的,不以人爲滿足,故有進一層的超人的神的境界,以神爲最高的一層,也是最狹小的一層。他的最底的那一層的時間和空間,是空洞的不是實事的,其物質的和生命的均不在其內,我的初層期將宇宙萬有生滅變化的一切法,都包括淨盡了。而且他的最高層的超人是很狹的,只說到天界,遠不及我的第五層系中的向上勝進中的超人(包括叁界及叁乘聖者)廣大,這是我與他的不同點。他雖然是在西洋算進步的哲學,但比之人生佛教,則瞠乎其後,還差得很遠呢!若能將這人生佛教的道理,宣揚于西洋以至全世界,則可綜合又超越一切科學哲學 ,而##乎爲世界文化,世界宗教的歸墟矣。
(世光記)(見海刊二十六第二期)
(附注)“人生佛教之層系”後轉載于軍事與政治八卷九期 ,改題今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