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學生手冊──小學生與國中生 (海濤法師編著)▪P2

  ..續本文上一頁可以融化冰雪,寬容可以化解仇恨。

  ◎樂觀與微笑,是面對逆境最有力的武器。

  ◎我們所憎惡的東西,會像我們所喜愛的東西一樣控製我們,只是影響我們的方式不同。

  ◎臨事肯替別人想,是第一等學問。

  ◎有了同情心,才能利人。有了諒解心,才能容人。有了忍耐心,才能做人。

  ◎唯有藉助同情的力量,來寬恕別人所犯的錯誤,你才能與他人和平相處。

  ◎一個不肯原諒別人的人,就是不給自己留余地。

  ◎良心,是每個人最公正的審判官,因爲騙得了別人,卻永遠騙不了自己的良心。

  ◎寬恕,是可以解決萬世仇恨的。如能包容、慈悲,將愛心升華、擴大,才能纾解心中的不平。

  ◎身體的勇敢,是動物的本能;精神的勇敢,才是更高超、更真實的勇氣。

  ◎人生最大的財富,不是擁有土地、大廈、金錢及權勢,也不是擁有知識、技能、學曆及才華,而是擁有一顆“誠實”的心。

  ◎自己有過,高高興興的改過;別人有過,心平氣和的勸導。

  ◎要想讓家庭吉祥和睦,就要常常起歡喜心。

  ◎勇氣不可失、信心不可無;世間沒有能與不能的事,只怕不肯!

  ◎精神上如能常知足,就是最幸福的人生。

  ◎講話要溫和輕柔,態度要誠懇親切。

  ◎什麼人都可以原諒;唯有不誠實的人不可以原諒。

  ◎愛心是無盡的財富。

  ◎平安是福,快樂是慧。施比受更有福。

  ◎人最怕苦臉,不帶笑容,也最怕美言不說,說怨言。

  ◎“忍”是一種力量,一種承擔,一種功德,更是一種智慧。

  ◎有一念的慚愧,就有一念的善根。

  ◎沒有“愛”的生命,是空虛而孤獨的。

  ◎你今天做對也好、做不對也好,在那遙遠的“未來”,有一個“果”,在等待你去接受。

  ◎慈與悲,並不是感傷的體諒與救助,而是快樂的寬恕與導引。慈悲,如果不是天性的話,也應該要把它養成一種習慣才好。

  ◎待人,不管別人好不好,自己要做得好。處事,不管別人對不對,自己要做得對。

  ◎“心”,要自己去掌握,做自己的“主人”,才能終生受用不盡。

  ◎多寬恕別人,慢慢便會發現自己的優點。

  ◎接受忠告,實際上即增加一己之能力。

  ◎勇于承擔,是一份動人的力量。

  ◎“愛”必須伴隨著永遠的寬恕,而“喜歡”常會爲了自己的快樂而犧牲對方。兩者大不相同。

  ◎不要做自己喜歡的事,應該用心去做應該做的事。

  ◎氣質,乃是發自內心的修養。

  ◎清貧不是一般的貧窮,而是由自己的思想與意志,積極創造出簡樸的生活形態。

  ◎服務人群最大的目的,就是在縮小自我、擴大心胸,也是走過生命“考驗”的曆程。

  ◎低聲下氣,你才能學習到更多東西,先把自己裏面的東西抛棄掉,才能容納更多的智慧。

  ◎服務,是心存感恩,願與衆生分享的高尚工作,也是燃燒自己、照亮別人的神聖情操,更是進德修身的初步階梯。

  ◎沒有什麼東西能夠抵擋得住“笑”的攻勢,也唯有由內心發出的“誠實的笑”,才是化戾氣爲祥和,導引事情解決方法于正軌的良方。

  ◎尊敬一個人,要散播他的善行;肯定一個人,要延續他的願心。

  ◎只有在天空最黑暗的時候,我們才能看到天上的星星。

  ◎對于淩駕命運之上的人來說,信心是命運的主宰。

  ◎熱情讓我們散發光彩,理想讓我們甘于等待。

  ◎用體諒的心對待親情;用結緣的心對待友情。

  ◎眼睛要生在心裏,觀察自己;嘴巴要長在心上,評論自己。

  ◎忍耐是做人第一法;禮貌是處事第一法;謙虛是保身第一法;寬容是用心第一法。

  ◎忍耐,才能和氣致祥;悔過,才能提起勇氣。

  ◎人的心念意境,如能時常保持開朗清明,則展現于周遭的環境,都將是美而善的。

  ◎做事要有頭有尾,全始全終;做人要有情有義,全心全意。

  ◎解決困難的最好辦法是努力克服困難;獲得快樂的最好辦法是真心給人快樂。

  ◎真正慈悲的態度,不會因爲對方的傷害或敵對而有所改變。

  ◎天堂和地獄,都是由心和行爲所造作的。我們不要怕地獄,要怕的是心的偏向。

  ◎天底下沒有完美的辦法,但一定有更好的辦法。

  ◎每日所存的心意,要有祝福他人的好心;每日所走的道路,要能走出社會的光明。

  ◎每一天都是做人的開始,每一個時刻都是自己的警惕。

  ◎說話,要讓人聽後歡喜;做事,要讓人知後認同。

  ◎對世間要有感恩的美德,對生活要有勤儉的習慣,對物質要有知足的修養,對他人要有喜舍的布施。

  ◎如果,今天我很努力的學習、過得很充實,晚上我將睡得很安穩;如果,我一生都很努力、充實的過活,我將能安穩的長眠。

  ◎爲人服務者,總散發光和熱;利益別人者,總散播快樂。

  ◎我們也許不能神聖到去愛敵人,但是爲了我們的健康與快樂,最好能原諒他們並忘記他們,這樣才是明智之舉。

  ◎沒有任何人能侮辱我們或困擾我們──除非我們自己允許。

  ◎我總在抱怨自己沒鞋子穿,直到有一天,我遇到了一個沒有腳的人。

  ◎做好事不難,困難的是要心地善良,但保持一個良好的態度,且在他人控訴、批評、阻礙之下,還能爲人服務,又屬其中最難的了。

  ◎倘若有人愚蠢的戕害我,我會還以無限的愛;愈是惡意的對待我,我愈是以謙沖的態度相待。

  ◎一個時時觀察他人過失的人容易動怒,而且這樣非但不能消除他人的汙穢,反而會增添自己的汙穢。

  ◎最壞的人也有優點,最好的人也有缺點,任何一個人都沒有必要去找他人的錯失。

  ◎勝者招致憎恨,而落敗帶來愁苦,只有放棄勝敗之心,才能快樂、平靜。

  ◎無論在多少次戰役中征服多少人,唯有能征服自己的人才是偉大的勝利者。

  ◎真正的富貴不是擁有很多,而是需要的很少,擁有財富不如擁有智慧。

  ◎心是最大的騙子。別人騙你一時,它卻騙你一輩子。

  ◎客串一次農夫,才知道食物的可貴。

  ◎健康是最佳的禮物,知足是最大的財富,信心是最好的品德。

  ◎只要我們依賴任何事物,我們就成了它們的奴隸。

  ◎避開惡行就是美德;擺脫愚蠢就是智慧。

  ◎自私爲一切罪惡的根源。

  ◎心能平等,我們就能處于一個和諧的世界。

  ◎智慧是平等心,聰明卻是分別心。

  ◎愛是恒久忍耐,愛是恩慈;愛是不嫉妒、不自誇、不張狂,不堅持己見,不輕易發怒;不喜歡不義,只喜歡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愛是永不止息。

  ◎作事不怕不成,只怕無恒心。

  ◎行善要及時,功德要持續。

  ◎遺失現在,未來就會後悔。

  ◎逆境、是非來臨,心中要持——“寬”字。

  ◎人都是向外追求名聞利養,其實最重要的是追求內心的清淨平和。

  ◎歡喜心是一種涵養,能令周圍的人都有如沐春風的喜悅感。

  ◎做好事不是有錢人的專利,而是有心人的參與。

  ◎並非有錢就是快樂,問心無愧心最安。

  ◎勇往直前爲人服務,就是幸福。

  ◎“修行”就是修正自己錯誤的思想、觀念和行爲。

  ◎要批評別人時,先想想自己是否完美無缺。

  ◎要用心,不要操心、煩心。

  ◎人要自愛,才能愛普天下的人。

  ◎真正自愛的人,不會與人計較。

  ◎要看好人,自己要先做個好人。

  ◎“心美”,看什麼都順眼。

  ◎人的生命要不斷發揮它的功能,才算是有意義的人生。

  ◎願是成功的起點!人生最需要的就是願,也就是希望。

  ◎發願要發好願,說話要說好話。

  ◎只要相信自己有無限的能力,做什麼事都會成功。

  ◎不要去管別人的邪惡,只要經常提醒自己,什麼是該做的或不該做的。

  ◎常常抱著利益衆生之心,就可永遠不離喜樂。

  ◎好事我們要回應,壞事絕對要停止。

  ◎成功是優點的發揮,失敗則是缺點的累積。

  ◎人往往不是沒有力量去做事,而是不肯去做。

  ◎土地是人耕出來的;有第一年的播種,才有第二年的收成。

  ◎“路”必須去走方能到達,“事”必須去做才能完成,而“苦”則必須去受才可消除。

  ◎站在半路,比走到目標更辛苦。

  ◎生活有朝氣,活得暢暢快快!工作講求效率,做得踏踏實實!

  ◎今日退一步就是日後進一步的本錢。

  ◎能原諒別人的人最快樂。當你原諒一個人的時候,當下心中的煩苦也同時消失了。

  ◎怕人知道的事不做,不該做的事不想。

  ◎遇到困難,一定要用更大的鬥志面對,惟有勇敢面對困難,才有機會致勝。

  ◎人大都有名利之心,且好與人爭、與事爭。如果能與人無爭,則人安;與事無爭,則事安;人事無爭,則世界亦安矣。

  ◎世間事都是彼此相對的,只要我們以真誠的愛心待人,以光明磊落的心胸接物,人生到處都充滿了真善美。

  ◎以慈愛來感化怨恨,以良善來感化邪惡。以施舍來感化吝啬,以真實來感化謊言。

  ◎一個人能被別人所尊重,且有能力爲人付出,才是最幸福的人生。

  ◎讀書求學不只是增廣知識、技能,更要提升品格、改變氣質。

  ◎理直氣壯、得理不饒人者,不僅惹事生非、傷人傷己,甚至永遠無法化解仇恨、圓融人事。

  ◎好好調整自己的心,把恨人、嗔人的怨嫌心,轉變成愛心、寬恕心。

  ◎別人強過自己,我要敬重他、向他學習;別人不如自己,我要謙讓他、鼓勵他。

  ◎我不輕視自己,也不自大。

  ◎有多少力量,就做多少事;切莫等待,等待常會落空。

  ◎聽到好話,要如海綿遇水,牢牢吸住!

  ◎“孝”首重在順從,要體貼親心、聲色柔順,切不可不耐與嫌煩。

  ◎孝順父母是…

《學生手冊──小學生與國中生 (海濤法師編著)》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