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德堂
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護生手冊(海濤法師)▪P4

  ..續本文上一頁,也是一種忏悔的心情。

  12. 看見有人被老虎所吃或被蛇咬傷,而必須喝毒酒來治療的時候。應當了解這是由于過去曾經在刀棍武器上塗抹毒藥,害死衆生的性命,所招感的業力所致。也許有一天我自己也會因爲如此而喪失性命啊!這樣觀想的時候,也是一種忏悔的心情。

  十、發願篇

  1. 發菩提心的人,看到各種衆生投于母胎,都要受很大的苦,當母親被殺時,孩子同時也會被殺死。把所有衆生當作是我們的眷屬,發願希望自己能早成佛道,而能使十方一切的衆生,皆能夠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而不受輪回之苦。

  2. 發菩提心的人,看到各種有角或長毛,並且必須辛苦的在野外生活的衆生。應當發願,希望我早成佛道,使十方一切的衆生都能有像佛陀叁十二種殊勝的相貌、八十種莊嚴的儀態,與崇高的聲威德行,其光明廣大能照亮無邊的國土。

  3. 發菩提心的人,看到各種被關閉在牢籠受苦、不得自由的衆生。應當發願,希望我早成佛道,使十方一切的衆生都具有強大的力量,能自由自在的飛行,無論到何處都不需懼怕。

  4. 發菩提心的人,看到各種生活在汙穢的排泄物中,只吃粗食和水草,卻感到很快活的衆生。應當發願,希望我早成佛道,使十方一切的衆生,都能以禅定來滋養身體,天上各種美妙的食物充滿四周並可隨意的吃,自然的生長在以七重寶物建造的樓閣之中,其福德與莊嚴是無法以言語形容的。

  5. 發菩提心的人,看到各種背負著很大的重擔,以償還過去累世罪業的衆生。應當發願,希望我早成佛道,使十方一切的衆生,累世以來的各種罪業,都能夠消除;使冤親債主,都能成爲相互親愛的家人。

  6. 發菩提心的人,看到各種雖然能夠發出聲音,但是不能言語;或是只能夠發出哀嚎叫聲的衆生。應當發願,希望我早成佛道,使十方一切的衆生都具有聰明智能與無礙的辯才,並且能夠分辨世間與出世間的道理。

  7. 發菩提心的人,看到各種互相攻擊、啃食,果報非常恐怖的衆生。應當發願,希望我早成佛道,使十方一切的衆生都能和諧相處,彼此敬愛,而沒有猜忌與仇恨。

  8. 發菩提心的人,看到各種遭到刀刃宰殺,而哀啼叫喚的衆生。應當發願,希望我早成佛道,使十方一切的衆生,凡是必須受刀兵之苦的人,都能夠脫離,並且能夠得長壽,在有生之年都不會聽到有關生死的事情。

  9. 發菩提心的人,看到各種必須母子分離、雌雄分散的衆生。應當發願,希望我早成佛道,使十方一切的衆生,無論在何處母子都能夠團圓、夫婦都能白頭偕老,並了解恩愛只是像枷鎖一樣的束縛。

  10. 發菩提心的人,看到各種被置于鍋中烹煮煎熬,以供人飲食的衆生。應當發願,希望我早成佛道,使十方一切的衆生,色身安樂而不受各種痛苦,永遠不吃世間的衆生,直到成佛。

  參、放生Q&A

  一、解釋生物養人之疑

  問:天地是孕育萬物的父母,人是萬物之靈。天下的衆生,本來就是用來滋養人類的,如果禁止宰殺的話,不是違逆天道嗎?

  答:既然我們知道天地是萬物的父母,怎麼不知萬物是天地的子女呢?在子女之中,如果強大的欺負弱小,富貴的欺負貧賤,父母怎麼會高興呢?如果認爲吃肉是天地爲了滋養我們,而虎、豹、蚊、蟲吃人類的血肉,那麼天地間生出人類也是爲了滋養它們嗎?

  問:那麼天下爲什麼不禁止人屠殺呢?

  答:自古以來的名言——「上天有好生之德」,就是說明殺生是違背天理的,所以才有殺生的業報。但仍無法禁止每一個人殺生,就像無法禁止虎、豹、蚊、蟲殺生一樣。

  問:天下的動物、昆蟲等衆生,種類很多,如果人人都不殺生,那麼他們將會日漸繁殖,愈來愈多,將來這世間不就變成動物的天下了嗎?

  答:蚯蚓、蟲、鳥等生物,是人所不吃的,難道有看見他們充滿了天下嗎?何況世間的動物種類這麼多,正是因爲殺生太多,冤冤相報的因果所造成的。如果人人都能夠不殺生,那麼轉世爲動物的業力逐漸減少,則天下的人必定會愈來愈興盛。

  楚國時代不捕抓青蛙,蛙類反而減少;蜀漢時代不吃螃蟹,螃蟹也自然的減少了,這不就是很好的證明嗎!而且你還沒有戒殺,就先擔心動物太多會充滿于世間,這不就和還沒有下田耕種,就先擔心糧食太多,會使天下的人吃太飽一樣嗎?

  問:既然天地厭惡殺生,應當使血肉的味道都變成難聞的惡臭,那麼普天之下,人人自然不會殺生了,這樣不是很好嗎?

  答:動物的血肉,原本就是惡臭難聞的,世間的人卻當成美味!其原因有二:第一是由于動物的業力果報所致。動物的業力,因爲還未解脫,所以其色身自然就變成美味,以引誘人類來宰殺。第二是由于人類的業力果報所致。人類的業力,因爲還未解脫,所以舌頭自然就貪愛肥美的食物,到處造業。如果這些業力消除了,自然就不會有這樣的事了。

   譬如有人前世是貓,因此就會常常想要捕鼠;有人前世是鶴,就會常常想要吃蛇。轉世爲人之後,不再執著這二種動物,變成一種身體的形相或嗜好,身體形相不同,是從業力而起的;業力不同,則是從心而起的。天無法使人的心改爲善,又如何能使其改變,而感到味道是臭的呢?

  問:以殺生爲職業的人,其生活都仰賴它,如果勸他們改行,豈不是斷絕他們的生路嗎?只愛動物而不愛人,真令人不能接受!

  答:以殺生爲職業的人,就好象以有毒的肉來充饑一樣。雖然暫時得到民生資源,但是以後他們必須要受百千萬年的苦報,而難有結束的一天啊!正因爲對他們慈愛,才勸他們改行。如果認爲這樣是斷他們的生路,只是一種小人之見而已。

  二、解釋俗見斷殺之疑

  問:牛可以耕田,狗能夠守夜,所以應該對他們同情。但是豬、羊沒有用處,不吃的話有什麼用途呢?

  答:勸人愛護生命、不殺生,是因爲對衆生有慈悲心,並不是看他們有沒有用途來分別。因爲對人類有用才不吃,是一種自私的想法!更何況蜥蜴、蝙蝠、蠍子、蜘蛛、蟑螂對人類都沒有用途,爲什麼不去吃呢?

  問:雞、狗、牛、羊都會因爲怕死而哀號,所以會讓人不忍心殺它們。但是水族類的動物不會哭叫,怎麼可能都不殺呢?

  答:動物有各種大小的不同形體,但是心性並沒有不同。不論是殺了體型高大的人或是殺了小嬰兒,所犯下的罪是一樣的。如果因爲體型小就可以殺,那麼人的體型不是比牛更小,這樣不就應該殺人而不該殺牛嗎?如果因爲不會發出聲音就說它不會痛,那麼聾啞的人被殺又是如何呢?

  問:如果自己操刀殺魚宰鴨,固然是有害慈悲心。如果我把要宰殺的生命拿去教屠夫宰殺,然後我再帶回家,這樣也不失仁心吧。

  答:如果請人代殺,就是嫁禍于別人,可以不遭受殺生的業報,那麼就好象受到鞭打或遭到槍擊的死刑犯,就應該怨恨執刑者或鞭打他的人意思是一樣的。如果以爲因你的指使而被殺的動物就不會怨恨于你,那麼你是自欺欺人。

  問:如果將動物放生,又被人抓去了,那又如何?

  答:捕捉是捕捉人的事,放生是放生人的事。例如醫生可以替人治病,但並不能保證以後不會死;例如在饑荒之年煮粥赈災,並不能保證以後這些饑餓的人都不會再遇到饑餓;又例如工程師建設大樓,並不能保證大樓永遠不會壞掉一樣。

  世界上所有的事都一樣,怎麼只有對放生這件事感到懷疑呢?無奈現在的人只有對名利之事會勤奮的追求,而毫無顧慮。而對于當前就可做的善事,卻徘徊不前,千方百計的找理由不做,難怪娑婆世界會這樣苦了!

  問:如果小動物已經受受傷了,放生它也未必能活,又何必浪費錢財去救它呢?

  答:物命既然受了傷,就已經很可憐了,如果因爲你的救濟而讓它可以存活下來,這豈不是功德一件!倘若我們救了它之後,它仍然不能生存下來,那也是死得其所,死于大自然之中,更勝于死在人類的爐火煎熬中。就好比在監獄中的囚犯,明知其無罪而將被釋放,怎能夠因爲他身體憔悴虛弱,不但不趕快治療他,反而讓他死得更痛苦呢?

  問:行善以這顆心爲主,只要心地善良,何必戒殺呢?

  答:你所謂的善心,只是爲滿足口腹之欲,卻使衆生受到無比的傷害與痛苦。無論任何食物一入咽喉,都變成糞穢膿血。天下的凶心毒心,莫過于這種人。請問這種人的善心在哪裏?恐怕輪回在叁惡道中,盡是嘴上貪圖口腹之欲之人所謂的「善心」吧!

  問:我一向是抱持「無可無不可,非戒殺非不戒殺」,只要是無心,不是有心就好了。

  答:無心而能戒殺的人,功德固然不少;然而無心殺害衆生的命,罪也不輕。就好比歹徒搶劫鄰居,子彈卻誤打死你,你能原諒歹徒是無心的嗎?

  問:禽獸畜生千千萬萬,我們所救有限,怎麼放生放得完?

  答:上天有好生之德,人人皆好生而惡殺,我們力行放生,長養慈悲,己合乎天心而且諸佛歡喜。要知道救一物命,如救一佛子,功德已無量無邊,更何況救衆多物命!

  叁、解釋業重難救之疑

  問:我們殺雞宰羊,這是勢所難逃。我就算不殺,也會被其它的人來殺,那還不是一樣被殺?

  答:衆生被殺的業報就算是逃不掉,難道自己即將要犯下的殺業之罪不能逃嗎?因爲衆生逃不掉而殺它,將來與這逃不掉的衆生一樣會遭受逃不掉的罪報。你不想想,這物命前生就是有著這種「被殺是逃不掉」的錯誤知見,以致今日自己也逃不掉。

  問:世間物命,大多是互相欠債互相償還,它今天被我殺就是在償還我的債,殺了又有何罪?

  答:殺生還命債,理所當然,但有對受殺果與不對受殺果之分別。對受殺果者,前世他雖然曾經殺我,今生相遇,成爲畜生被我殺,就算是償還債務。不對受殺果者,就是前世這人雖然曾經被他所殺,今生殺人者轉爲畜生償還前世殺人的業報,但也不一定是償還給你啊!。

  現代人婚喪喜慶宴客之時,往往牲肴數品,一盤肉中,卻有無數的生命,難道你敢保證這些被殺害的生命都是來還你債,甘心被殺的嗎?要知道!收取前世別人所欠我們的債,恐怕…

《護生手冊(海濤法師)》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