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唯識之淨土

  唯識之淨土

  太虛

  ──十五年春在上海世界佛教居士林講──

  一、一切法中之識法

  將以唯識明淨土,且先略說唯識義:欲知唯識義,應了一切法。一切法者,有爲、無爲攝盡,其義繁廣,玆但簡談:有爲者、有生滅作用義,無爲者,無生滅作用義。有爲法:一、假,假托他法顯明分位等差別相故。二、實,複二:曰色,曰心。色亦二:一、有對色,眼等根塵相對之色、聲、眼、耳等是。二、無對色,意識所了者是。心、有心王、心所,心王如主,心所如仆。心王即第八阿賴耶識──此翻爲藏,能藏、所藏、執藏義故──至第一眼識。心所分六位有五十一種:遍行五,別境五,善十一,根本煩惱六,隨煩惱二十,不定四是。第七名末那識,此翻爲意,恒審思量爲性相故。前六即眼、耳、鼻、舌、身、意識,了境相粗故。六意何異第七末那?此如眼識等、依根得名,識異眼故。七如藏識名,識即意故。譬在眠時夢即第六識,眠至無夢第六即止作用而末那仍存,以末那執阿賴耶識爲我,不間斷故。此八識中,前六易曉,第七較難,唯第八識甚深微細,不易了知。故深密雲:“阿陀那(賴耶)識甚深細,一切種子如暴流,我于凡愚不開演,恐彼分別執爲我”。如是八識,即百法五位中第一心法,亦即所謂識法也。

  二、一切法何以皆唯是識

  問:八識即是識易解,心所亦唯識耶?答:八識心王,稱自性唯識,心所乃心作用,決定與心相應而起,故亦唯識。問:根等能對塵等,應非唯識?答:根等系第八識變現之相分,複爲第八識執受爲自體者,故亦唯識。問:諸色等法,應非唯識,譬居士林設海甯路,在黃浦灘識不現故。答:此亦前五依托第八所變本質,此循業所報得,故第八亦稱異熟識,以由先時業後時報熟而變現故。又業報相同,其所變境亦略相同,可共受用。共中尚有共中共、共中不共之區別,變爲自識相分而現,以是義故,諸色法等亦依識變,故亦唯是識。問:空間、時間等,亦唯識耶?答:彼皆色心等上分位之相,當亦唯識。問:諸無爲法應非唯識?以無生滅故。答:有爲法相用之體性,即無爲法,故亦唯識。由是故一切所有皆唯識。

  叁、淨穢器世間與第八識前六識

  淨者清淨,穢即劫等五濁,土者器世間。此淨穢器世間,均唯識變,即第八相分;前五識托之變爲色等五塵,是爲依報。現此境時,第六隨前五分別物我等差別。而有情第七識,與此器世間無關,故此不列。

  四、有情染識上之穢土與佛菩薩淨識上之淨土

  識有染淨,所變亦異,故土不同。叁界、五趣有漏識變有漏穢土;諸佛菩薩清淨識變清淨淨土。問:淨土既由識變,應是虛幻?答:唯識不礙有他心,淨土是佛菩薩清淨識變,與當前穢土是有非無,相同。

  五、念佛人心上所托佛菩薩本質淨土與自心相分淨土

  念佛人求生西方,先依經教信有西方依正莊嚴,即此爲佛菩薩無漏識上所現本質淨土。複托之變爲自心上所緣相分淨土,互爲增上,乃現所了極樂世界。

  六、往生與自他共變淨土

  依佛菩薩悲願力所現依正莊嚴爲增上緣,起自心清淨心而變起自心淨土。此自心淨土與彌陀淨土,清淨相應,成爲共變淨土,故得往生極樂淨土中。攝持于彌陀願力故,即得永不退轉于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王錫光記)(見上海居士林林刊十叁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