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心理建設

  心理建設

  太虛

  ──二十年十一月在西安建設廳養成所講──

  貴所是研究建設的,將來的新國家,新社會,新世界,都要從建設産生出來。因爲、宇宙萬有是時時刻刻在新生的,我們所希望的光明之路,都是要我們自己創造,非是有現成的在那處擺著。所以、對于過去的一切,一方面應當吸取他的精華,一方面因爲過去的已經要滅了,所以應當向前求新的進步,在創造的進程中,才有大同之世界與光明之人生。換句話說,若唯事事享受現成,就失去人生之價值了。這實在是宇宙進化之原理和人生之意義的所在,不但是老大的中國應當如此,即是西洋新進的各國,也無時不是在建設之中的。各位都是在建設上用修養考察工夫的,將所得的知識技能和種種經驗,用到實際的建設上去,也可以說這就是總括物質、精神二者的社會建設了。諸位既然對于實事的建設有極專門精細的修養,所以我但從心理方面說明怎樣的建設。記得孫中山先生曾辦有“建設雜志”。曾談到心理建設,在革命進行的過程上,使大家能夠服從他的領導,就是他所講的“知難行易之學說”。不但說知者可以實行,即是不知的人也可以跟著先覺者實行的。因爲有了這種心理建設,所以才有近數年來革命的成功。但現在要從訓政時期進到憲政時期,非建設新中國、新社會以至大同世界不爲功。所以諸位內心中,應有更進一步之建設。

  一、自信力

  怎麼叫做自信力?就是要個個人相信自己即是能建設的人,凡新的社會、新的國家、新的世界、新的道德,我都能建設。能夠這樣的自信,那末、都是真能建設的人了。反之、若無此自信力,只能隨環境遷移,隨人事浮沈,沒有百折不撓的精神,排除萬難的力量,對于不良的社會不能改造,使自己所學的無處可用,那就使建設的根本破壞了。若從心理建設上大家皆有自信力,那末,新長安、新陝西、新中國以至新的世界,或是簡單的建設,或是複雜的建設,一心一意誓要建設,毫不畏困難,不失志願;能夠如此的人,即是真建設的人,也就有能建設的種子了。這種自信力,正如植物的種子一樣,有此種子就能夠吸收空氣、養料,生機就可以發生。若沒有自信力,即無建設的生命,那就如同死物了!

  二、向上心

  建設的動機,即是對于現在的自然界與社會、國家、世界不滿足,努力改造,想明日比今日好。能夠這樣不滿意現實之世界,方是生于憂患的生長力了。否則、若生滿足心,就不能澈底建設,也就是死于安樂了。所以;應有向上的心,須將此心去沖決一切!仰觀天界,俯觀地域,遠觀萬物,近觀人事,以及一切的一切,都如此時時求其向上,務使達到頂點才歇足。平常不明白佛法的人,以爲佛法是消極的,絕欲的;實在、佛陀即是向上的菩提心之發展,因爲不滿意現實惡濁的世界,努力改造,誓達到高上之目的的。譬如中國的禅宗、就是專提向上,使人人振作自己精神,澈底改革,創造新生命的。能有自信力就是種子,有了這種向上心,就是生機的勃發了。

  叁、大同愛

  我記得莊子曾有這兩句話:“自其異者而視之,肝膽楚越也;自其同者而視之,萬物皆一也”。即是略其小異,取其大同,就可以成爲同氣、同貌、同情的大同愛了。人類本來以爲有我、你、他,若從其大同言之,即可視同一體而相愛了。譬如人的一身,頭若有了痛癢,手即會撫摩他;一處有了苦樂,全身都覺得苦樂。根據這樣道理推開去,在家族有同宗愛,在地方就是同鄉愛,在職業就是同業愛,進之有同社會的相愛,同國家的相愛,同人類的相愛,乃至對于動物界有同血氣心知的相愛,以及自然界和全宇宙的大愛了。且如人的一吸一呼,與空氣、陽光息息相通,本來都是宇宙大愛的表現。能夠這樣略其小異而取其大同,成了全宇宙的大愛,即是佛法的大悲心。能夠有了自信力、向上心,即應當有此大同愛,縱不能推廣到自然界與全宇宙去,最低限度也要有全國民、全人類的愛。若見全人類有害,即同自身有害,國家有難,自然也能夠共同起來救濟,有了外患,也能共同起來禦敵了。須知道:一個國家決不是獨立存在的,所以、應有全人類的大愛以聯合世界,自己的國力乃可以發展。全國民能夠內外上下相通,自能生長無礙。正如生物有水、土、日光一樣,有了周圍之資料相滋相養,自然能夠蒸蒸日上了。反之、若無大同的愛,則處處皆要成爲棘林,雖有種子、生機,無日光、土、水滋養,且有牛羊損害,其不能生存,可想而知了。

  四、如實智

  要達到建設目的,更須以正確的知識、認明一切的實事真理,否則、縱有向上的心,大同的愛,也成爲盲目的意志和感情了。想改造一切,若于各種事理不能明白,如人無目,就不免墮坎落坑,不能完成自願了。所謂如實智,即是于事理作如實的觀察,成系統的知識,對于事理真得明白了,就有了充實的把握,才可以平安的進行,作一切的建設。所以平常的人求各種學問,都要有如理如量的選抉,成爲確實應行的知識。

  五、精進行

  有了此上所說的四種爲建設的基本,仍要有精進的實行才可以。換句話說,若唯有空言,于事實有何補益?所以、諸位應當有此精進的行,在工作上才有充實的進展,決不能畏苦偷安敷衍卸責。精進的意思,就是對于不應行的、不須作的,都把他棄置不顧。反之、若是應行的、必須的,則不論何年何月何日,必要時時求其進步,有進無退。能這樣精進去行,縱有了磨難,也不會退。所以、第五應有這精進行,隨時隨地都要使應行應作之事,盡心竭力做去。

  六、歸至善

  有了前五層自然要發生功效了,但不要于所生的功效上就生歡喜滿足心,應觀于所欲成的大果,不過是“千裏之行,發于初步”罷了。時時要提醒,不至于至善而不止,故不應自生驕傲心,知道自己的前途無量。能夠有此種精神,明白現在仍要不息的努力創造,進之于全宇宙。知道現在不過是一分之貢獻,須時時創造不息,以求達到至高無上真美善之境界。

  七、完美

  若能有了如上的心理建設,那末、建設成了永遠、無窮、光明之全景亦終皆顯現。這是宇宙真相的披露,也就是人生意義的所在。不用求之其後,更不須求之其外,即在于創造建設過程上,實現了完美無缺的宇宙和人生。

  諸位應知道建設是很困難的,所以非有這樣的心理建設,是不能有究竟成功的建設啊!

  (化城記)(見海刊十叁卷五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