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老峰前氣象雄,深藏古寺竹林中。憑欄湖眺鄱陽遠,穿石泉從滴水通;
宛若芙蓉青嶂列,悠然鍾磬白雲叢。匡廬佛化欣重振,白社于今有遠公。
自白石赴歸宗小憩萬杉寺
未曾遊海會,且轉向歸宗。山潴池水綠,岡吐嶺泥紅;
鳥語林間媚,龍珠颔下空;萬衫青掩映,古寺一聞鍾。
秀峰寺(古開先寺)
飛瀑挂蒼崖,龍潭氣象恢。灑松泉滴翠,濺玉壑鳴雷;
山雨飄飄集,溪風拂拂來。五峰羅秀色,古寺此先開。
歸宗寺
直入歸宗室,超然忘主賓;乃今牧牛者,可有斬蛇人?
沼鏡荷香永,田衣稻熟新。漢陽峰下寺,獨露大雄身!
鐵塔耶舍尊,墨池王右軍,嘉陵遺迹在,紫柏中興聞。
曲澗流余韻,空林慨夕昏;今輪一重轉,雲氣觀絪氲。
自歸宗赴西林東林宿東林寺
不盡溪灣曲,無數山疊重,幾回橫側看,成嶺又成峰。
我到匡廬遊,平生遠公慕;人事多變更,山寺幾新故!
寂曆西林寺,瞻仰來日暮,蒼然塔一枝,獨劃虛空破。
東林亦寥落,蒼煙滲雲樹;禮祖懷瓣香,飛空阻靈雨。
拂曉出山寺,步行過虎溪,未能成一笑,芳草正萋萋。
太平宮阻雨
斷塔兩枝古,蒼松一徑深;雨聲留久坐,得句且沈吟。
返九江途次
漠漠飛蒼雨,蓬蓬駛素雲,瀑布空中落,銀龍舞碧雯。
雨過溪流闊,秋聲萬壑騰;辇歸天未晚,買桌恰相應。
和空也登抱冰堂原韻
木樨香裏露堂堂,良馬獨驚鞭影揚。事火應憐添熱惱,抱冰未必得清涼;
但開般若頂門眼,自獲摩尼心寶藏。落葉潇潇秋色滿,一林功德性天香。
爲智信舉火書感
衡嶽全身露,(師出家南嶽)漢江一口吞,(今殁武昌)質灰靈不滅,骨碎願猶存。
太白前塵影,(予初識師于太白山)
南屏昨夢痕;(師助予主淨慈最力)法門秋色晚,獨坐帳黃昏!
悼大慈
海南聽法獨超然,傥亦靈山有夙緣!宏誓願中求組解,急流津外著鞭先。
閉關未滿叁年約,到死猶持一念堅;畢竟大悲心咒力,翻身不戀樂邦蓮。
聞 雷
雷聲一演馱羅尼,萬法唯心悟始奇。衣裏神珠何得失?夢中情境自歡悲。
能空挂礙皆爲佛,各有光明盡可師。兩岸中流舟一葉,飄然無住亦無馳。
伯 尼
今聖曾聞說伯尼,仲尼而後有斯奇。標新領異如風起,逐物移情尚火馳;
萬事精通徒逞智,一生空過卻堪悲。重重見網紛無盡,檢點將來孰可師?
壬戍歲底陳元白等偕赴宜昌雜詩
小別漢臯逢歲尾,乍經沙市恰年頭,中流一舸渾無住,更向長江溯上遊。
沖寒約伴上東山,小冢累累古寺環;高閣推窗一憑眺,江城已在翠微間。
草堂閑坐對寒林,杯茗傾談括古今,多少廢興成敗事,茫茫遺迹不堪尋。
峰回水轉古彜陵,叁峽門開第一層,春水未生山影瘦,清流淺淺石崚崚,
前叁遊後後叁遊,今日叁叁並一遊,坐斷古今前後際,蘇黃元白此同遊。
癸亥元宵前二日偕陳元白蕭止因陳妄清杜漢叁王詠香陳子端遊萬家河維摩精
舍智悲閣訪全敬存
溪風飒飒寒生袂,崖石磷磷看出神;軟語枝頭憐好鳥,蔔居谷口得幽人。
再來摩诘賓中主,一現優昙物外身。共上智悲高閣望,山花無限正胎春。
維摩精舍
大橫峰勢郁長城,萬翠攢流那惹坪。嶺表分鄉關守望,塵中混俗尚和平。
山川曲達窺經絡,草木扶疏見性情。一搭岧峣在天末,小溪清淺月初生。
荊州承天寺
一徑淒迷瓦礫場,劫灰堆裏辟人荒;忍看殘碣承天寺,猶記前朝裂土王;
漫向廢興來感慨,盡將哀樂付微茫。欲回宇宙清甯紀,好擁天龍護覺皇。
癸亥端午登洪山
午日驅車向曉暾,大洪山色混天痕。閑來物外觀雲變,小憩林間坐石根。
黃鹄聲清迎客至,白龍泉冽喚僮溫。結茆欲在孤峰頂,煙水重重一望吞。
再上廬山
一曲廬山太古琴,幾回彈作海潮音。龍懸瀑布翻危石,魚貫藤輿赴大林。
不盡溪濤騰逸興,無邊風雨助清吟。忽然卷入雲堆白,挂角羚羊沒處尋。
大唐國裏只無師,不是無禅[黃檗語]悟者誰?觸目了然皆佛土,孑身偶爾過天池。
條條瀑腳垂千曲,點點峰頭數九奇。俯仰文殊臺上望,神龍惟許白雲知。
佛手崖間翡翠屏,周顛迹渺禦碑亭。橋當錦谷殷回顧,樹古雲峰且小停。
澗底壓來千嶂黑,塔尖浮去半山青。衆香飯熟西林寺,數杵鍾聲破寂冥。
香爐峰畔講經臺,宛若蒼崖虎擲回。迹覓化城空結想,劫余崇福竟無灰。
牯牛綽約仙成市,盤石玲珑鬼積堆。回首東西林已渺,仰看雲頂獨崔嵬。
和隱塵居士見贈原韻
突露虛空一講臺,萬峰青擁佛頭苔。千年暗室燈前破,四色高蓮雨後開。
鑄聖镕凡此爐火,括囊躍冶亦人才。郁然花木成林地,圍繞天龍震法雷。
廬阜一名敷淺原,溪聲山色自年年。獨憐荒草七層塔,不見清池十丈蓮。
法鼓乍驚叁界夢,蒲團猶帶九州煙;幾人白社賦招隱,佛日重光照大千!
赴黃梅宿小池口
自從衣缽此南渡,江月江風愁絕人;一宿小池驚夜盡,滿天風露浴星晨。
老祖山
未朝四五祖,先禮老祖來。曉行適空曠,境舒神與恢。
我聞老祖者,得心達摩梁,千歲名寶掌,息化南宋杭。
不知何朝代,來此刹竿建?獨處雙峰雄,倚天卓長劍,
佛魔一齊斬,聖凡兩不立。東南西北山,俯同兒孫列。
寂寂千百年,不聞獅子吼,我來一振聲,林薮驚飛走。
聊汲古梅泉,小坐大悲閣,塵囂阻重嶺,清淨真佛國。
擲筆無所言,飯熟且一飽,下山趁夕陽,朵朵青蓮好。
癸亥七月七日宿于黃梅五祖寺
薄暮下老祖,涼生松竹叢,看完志一卷,行盡岡七重。月出日欲沈。炊煙滿林薄,
嶺岚溪韻中,直上東山宿。五祖有肉身,曆劫不磨滅,展禮期明晨,心香敬先爇。
廿年慕忍師,萬古大奇傑!傳法行者盧,此事真怪特。達摩一線光,佛佛髓中液,
卒藉賣柴漢,盡情爲漏泄。一花五葉開,弈世芬芳續,日本高勾麗,風播恒沙國。
獨惜禅海源,法流漸枯竭,願我山中侶,發奮究真極!一腳忽踏翻,全身活潑潑;
鳳凰撲天飛,獅子踞地立。一切災厄除,一切吉祥集,是謂心地平,天下太平畢。
東禅寺觀六祖墜腰石
漫雲頓悟南能易,曾出身身血汗來,辛苦墜腰一片石,東禅劫後未成灰。
黃梅吟
五月上大林,七月下廬阜。黃梅招我遊,日暮渡江口;一宿小池柵,再宿孔壟校。
此地禅之宗,斯民佛所教;雲何忘本真,恣然縱叁毒?業感蛟爲災,洪流沒山谷。
我來亦無事,但令妄想拂,塵盡明鏡空,即是如如佛。舟輿喧曉行,遵陸又循水,
荻蘆騰雨聲,帆順風初轉。雲開日現時,岸近波平處,萬山青霭浮,斜陽在深樹。
心地一清甯,乾坤否還泰,用茲慰衆情,先立乎其大。西山四祖信,東山五祖忍,
更有南北山,老祖共相證。相證惟此心,此心人人有,願各悟此心,勿抛之亂走!
吾來無所來,吾語無所語,但念阿彌陀,寂光同常住。
武昌精武體育會觀藝
都關國粹莫經捐,未必儒邊勝俠邊。禮樂可追叁代上,
(折旋進退皆中禮樂)因緣聽話十年前(宣統叁年霍文甲創于滬上)
刀光劍影和音合,鶴屈猿伸古法傳,別有一般新意趣,中西同化若天然。
園中晚步
幾度徘徊向夕陽,鳥喧深樹蝶迷香;入冬殘菊憐憔悴,耐得西風透骨涼。
琴 園
清音在山水,秋色混天人;欲識琴中趣,待尋園裏春。
聞智常守岩季禅病夭詩以傷之
智也秀不實,守弱故可虞;學勤情樸讷,禅懶性清娛。
赍志今皆沒,憐才世豈孤?況予曾攝受,一日亦師徒。
偶成(甲子)
橫斜一樹梅余白,疏落幾株桃始紅;暫向抱冰臺上望,暮寒猶自怯春風。
幾片梨雲湛碧清,連翩仙袂禦風輕;願憑一曲鈞天樂,唱作人間世太平。
贈出塵杜多並序
久欽寶慶點石庵尊美公之風,出塵杜多繼其懿德。頃以赴明州之便,
訪予于佛學院,書此爲贈。
德行仰精苦,語言能樸真;聊將意無盡,寄向一帆春。
贈四明安心頭陀並序
予昔與甬上諸德倡佛教孤兒院,傅董事硯雲兩赴南洋募捐尤力。
甲子春暮來武昌,訪予佛學院,則焦顱破衲已安心作頭陀矣。
書此贈之。久別明州侶,相逢事若何?安然心不住,萬裏一頭陀。
剪刀峽宋園小憩
潇潇風雨一溪清,山色湖光喜乍晴;獨擅匡廬泉石勝,雙峰如剪剪江城。
月下由牯嶺翻擲筆峰回大林
茂林深谷萬燈明,谡谡松濤月下鳴,擲筆峰頭仙綽約,雲端飄渺落歌聲。
鎮江超岸寺釣鳌亭
一江橫臥作龍腥,波面金焦兩角青,古寺鍾聲超覺岸,叁山浮玉釣鳌亭。
宿揚州萬壽寺
一系維揚古渡舟,曼陀花雨戒幢浮;到來客有如歸樂,佛國恬然夢又遊。
揚城夏舫
泛來邗水一舟輕,繞郭波光照影清;欲拾繁華舊時夢,舞風楊柳亂啼莺。
五亭橋
江淮之間奇觀多,一橋五亭橫大河,橋底幽涼生襟袖,清風谡谡來香荷。
遊平山堂
平山近水一堂延,茗煮江南第五泉;卻憶畫蘭老禅友,林間閑伫靜聞蟬。
小金山
小金山在水中央,門對徐園垂綠楊;忽憶西湖舊遊處,參天涼篠蕩荷香。
泰州古松庵題壁
盤曲千年一古松,淩空夭矯宛如龍,莫教拔地高飛去,霖雨蒼生時未逢。
甲子夏偕揚郡諸名缁遊泰州泰山至小西湖瞻嶽武穆父子遺像
國倚軍威似泰山,名城自是重人間,小西湖上瞻遺像,煮茗同消半日閑。
常惺等偕遊泰縣公園題壁
十畝園開淺草場…
《潮音草舍詩存(二)》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