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苑成立日說法
太虛
第一義谛,離言絕義,直觀諸法,無不頭頭即是,故此第一義,即不可說。如佛之真義原不可說,是名佛之第一義谛;穿衣吃飯亦各有真義不可說,是名穿衣吃飯之第一義谛。惟人人不能于此第一義谛明白了知,故有求知之欲望,乃有教育以應其求,此爲普通教育之第一義谛。其能適合社會環境,隨時趨勢,無論何種事業,而能行大工作,利益人群,及能得其適當之境,斯乃圓妙第一義谛。故前所謂龍象衆,此龍象衆、即爲有大志大能大力者。故教育家以此能達適當之境,即爲教育之第一義谛,乃至實業家、政治家之佛法,莫不如是。惟欲覓此第一義谛,即叁世十方皆不可得。但須明白佛心根本原理,又能適從因緣時節,則爲皆圓滿第一義谛。故今日法苑成立,說此第一義法。然平常之人,往往視佛法爲離絕一切,徒成想象。而六祖大師則曰:“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惟當處究竟即第一義,若不如此,不啻求角于兔。
故不明因緣方便者,即爲如是,且佛法不可執一式一語一理以爲佛法,以佛本離執,是故第一義谛了不可得,而佛法妙用亦盡在此!非必隔絕一切方稱爲法。是以能悟佛者,則處處是佛,否則處處煩惱。況種種皆爲因緣成就,故不可祗知有己,不知有人常相乖隔。金剛經雲:“無我相、無人相”,是以必須離去。(見海刊八卷二期)(附注) 原題“法苑遊化大會之說法”,今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