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皈依開示

  皈依開示

  太虛

  ──二十五年十月在雪窦寺說──

  請求授叁皈者,即皈依佛法僧叁寶是也。皈依叁寶是一個初步信仰佛教的表示,一個人是不是佛教徒,即以是否皈過叁寶以爲斷;所以我們要做個佛教徒,首先要皈依叁寶的。

  佛、不是創造宇宙萬物之主宰,也不是賞善罰惡的神,而是覺悟諸法實相,緣生緣滅,因果相續,修菩提因、得菩提果的無上聖人。我們凡夫衆生不但沒有佛的覺悟,而且還是貪著世間物欲,造出許多生死煩惱業障不能解脫。如果稍植過菩提因的人欲想求佛的智慧,那末就要皈依佛。

  法、是佛所覺到萬事萬物的性相,開示後來衆生的,即名爲法。然而、我們所住閻浮提,是不輕易有佛出世的,只有依著佛說的法去學佛,所以我們要皈依法。

  佛說的法微妙甚深,非一般人所能學到的。要靠跟著佛出家修行證果的菩薩僧、羅漢僧、叁乘賢聖僧,以及現前如法受持的僧,來傳授我們的佛法不可,因此、我們要皈依僧。

  上來關于叁皈意義已說過,現在你心中須觀想面前有佛、菩薩、羅漢、天、龍、八部等衆,皆放大光明照耀于你身心、乃至周身毛孔之中無不光明透徹,將你無始以來的所有一切罪過通統忏悔去了,猶如大海的水洗過一樣,空無所有,只有整個的身命寄托于佛,以求佛的慈光如被。

  現在你先稱自己法名,所有叁皈之法,隨我語來:“盡形壽皈依佛,盡形壽皈依法,盡形壽皈依僧”。盡形壽皈依佛、法、僧、連稱叁遍,就是你對佛發露一種決定信仰的表示,盡一生之身命都是皈依叁寶的。

  剛才你誠懇的皈依了叁寶,就産生了和以前不同的新人格,這種人格就是佛子。以後凡一舉一動都要常常記得你是皈依過叁寶的,要本佛的教化去做世間事業,除佛法以外的邪法,再不可去崇奉!

  佛教教義是自利利他的。就是說:你今天皈依了叁寶,好似茫茫苦海裏得到一個寶筏,雖然自己已經渡上彼岸,但是回轉頭來看看同我以前一樣受苦的衆生,仍在巨浪驚駭之際,我就要發濟度之心去救他,免他有沈溺的危險!這就是佛子教化衆生之行,亦即是說你今天皈依過了,以後遇有相當機緣,輾轉教化他人亦來皈依叁寶,奉行佛法。

  複次、這種利他之行,即是要發四宏願,現在你再稱自己法名!發四宏願之義,再隨我語來:“衆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這樣從叁皈爲體,發四宏願爲用,從體起用,即得完完全全從佛口生,從法化生的佛弟子,以後以佛爲師,以法修持,以僧爲親近師友,不可懈怠!當知欲度衆生,非斷除煩惱不可,斷煩惱非學法門不可,欲學法門非成佛不可,從此精進向上當證菩提。(遠亮記)(見正信九卷二十叁期)

  (附注) 本文從“隨侍大師日記中”節出。

  

✿ 继续阅读 ▪ 佛七開示錄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