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石岑的未來哲學
太虛
──二十二年春作──
去年來讀到東方雜志,覺到與前年已大不相同;一到今年,覺得完全是宣傳“馬克思主義”的刊物了。無論政治、經濟、學術和文藝等各方面,其敘述和批判的思想,皆充分表示著是以馬克思主義爲中心的。東方雜志突變成宣傳馬克思主義的一個刊物,李石岑亦搖身一變,突變成馬克斯主義的信徒,都足以使人發生希奇的感想。李石岑講哲學多年,曾聽過歐陽居士講唯識學,著過人生哲學,又曾赴德研究哲學。最近東方雜志上發表未來的哲學,謂:“未來哲學,必然的以新唯物論爲主營”──案即指馬克思、恩格斯、伊裏奇諸人完成的而言。又于夢想的中國答案中,謂;“經過若幹年軍閥混戰之後,又經過幾次暴動之後,中國必然的走上科學的社會主義之路”──科學的社會主義,亦指馬克思主義言。都十足的相信未來的中國和世界全是馬克思的了。然其思想的核心在于哲學,今且就其所謂未來的哲學一檢討之。李石岑劃分一八四0年以前是黑格爾哲學頂猖獗的時代,到一八四0年引起各方面的反抗而形成兩大派:一爲自然科學派,一爲新觀念論派。前派以孔德的實證主義,佛格特等唯物論、達爾文和斯賓塞的進化論爲代表;但以不能舍棄第一原理本體界之形上學的觀點,結果遂誘致現代哲學上柏格森一流的創造進化說,和詹姆士一流的實用主義。後派本是站在唯心論之康德主義上的,其發展到現在,不過爲進一步的康德哲學的說明者而已。在反抗黑格爾中,另有最急進的一派,便是費爾巴哈的唯物論。由是乃結爲從過去到未來,費爾巴哈的唯物論實在是一座重要的橋梁。一八四0年至一八七0年,是費爾巴哈一流的黑格爾左黨的思想頗占勢力。一八七0年至一九00年,便是馬克思、恩格斯一流的思想家,一面批判費爾巴哈的唯物論,一面建立新唯物論的期間。一九00年以後,是伊裏奇充實新唯物論的期間。按此、僅可爲由黑格爾經費爾巴哈而引渡到馬克思一派思想的敘述,用以概括全哲學界的過去,而遽下未來的判斷,已大大不對!然此姑不事深論,而再探討一下他所謂未來哲學的新唯物論。
他所謂屬于實在論部分的統一說,屬于認識論部分的聯系說,屬于價值論部分的實踐說;據其說明的語意,皆可爲頗近于事理真實的,即近“緣成性空”、“性空緣成”的法界。而吾所要追問的,即從何義名之爲“物”而複曰“唯物”也?其曰:“自然界(緣生法界),便是可感覺(識)的世界之全部”。曰:“主觀(見分)只是自然界的一部份,知識只有適于自然界的限度內才是真實的(現量性境),自然界可由不完全的認識漸達于完全的認識(由凡夫經菩薩而到佛),認識並不是無條件的,受動的反映客觀界,認識即是一種動因、可以能動的改造客觀界(不唯能現而且能變)”。凡此其所說爲“物”、爲“唯物”、爲“新唯物論”的,似皆可說爲“識”、爲“唯識”、爲“真唯識論”;而實無從區別其爲“物”,爲“唯物”,而不爲“識一、爲“唯識”也。且一名爲“物”爲“唯物”,則因“離感覺”、“離認識”、“離覺識改變”之“物”之“唯物”之終不可得,反致落于神妙玄秘。而所謂“唯物辨證的宇宙”與“唯心辨證的宇宙”,將等于二五之與一十,僅可愚弄狙公而已。
由此、既糞除“形上學的本體”,則所謂“主觀的我”與“客觀的物”之實在性,亦必隨即糞除;僅存“緣生之事”,“識現之相”而已。平等中正,但應名爲“緣生界”──即現實界──而無所用其“唯”。以一用“唯”,即有所“偏”也。爲便利起見不得已而用唯,則莫如用“唯識”,以“唯心”、“唯物”皆易流于形上學的本體之神秘也。
故李君所謂的“新唯物論”,亦但爲結束一九叁0年以前的過去哲學,而一九叁一年起頭的真正未來哲學,則爲無所唯的緣生辨證法,緣生史觀的真現實論。(見海刊十四卷二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