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閱科學的人靈交通記

  閱科學的人靈交通記

  太虛

  科學的人靈交通記,亦歐美思想從十九世紀末到二十世紀之一産物。此類書在歐、美應已甚多,十數年前譯有鬼語等,亦是此類。而此書則著者譯者皆爲最近一二年事,以知此一類思想,在歐、美今尚在長進時期中也。然以佛理而評訂此書,則此書末有浙西藏一居士之跋,已發揮恰到好處而不須著他語,乃全錄于此:生息于大地之上,俄焉而生,俄焉而死,生從何來?死複何往?豈非人類最切近之問題哉?即此問題而研究之,則有靈學。我國叁代以上,殆無無鬼之言。魏、晉以來,阮籍有無鬼之論,昌黎有原鬼之文。至于宋儒,遂並鬼、神之爲物,歸之于二氣之良能。大言炎炎,若可垂爲定範,而不能杜有鬼之說。豈不以靈響昭然,有未可以空言否認者在乎?東亞之學善課虛,其俗好爲神怪悠謬之談。然而類似靈媒之巫,士大夫尤不之信。西歐之學貴蹈實,其俗尤重實驗。自科學大盛,往時所謂靈媒者,宜無可容喙于其間。顧最近半世紀來,言靈學之書,乃日出而不已。日者,陳旡我君以所譯英人科學的人靈交通記見示。作者深于科學哲學,以最精之學識,最確之證據,積十二年之久,合四十叁次、二百八十叁事,而以其目擊而心得者,筆之于書。作者固自言專爲真理而探求者也。愚謂討論生死問題,莫詳于宗教。顧自科學發明,宗教家言皆不攻而自破。獨有佛法則轉因科學發達,而增一重之證明。赫胥黎氏天演論謂:“自有生民以來,未有如佛者”,豈虛譽哉!顧佛經非談科學之書,亦非談靈學之書也。所欲解決者,生死問題而已。

  若鬼物之情狀,則當佛教未來,我國亦自有其相承之舊說。爾雅鬼之言歸也。列子精神無形,各歸其真,故謂之鬼。鬼、歸也,歸其真宅,此即我國往古相承之說,以人死爲鬼,爲返其原來之區域,亦即還其本來之面目。推其說,則人之身體,若機器然,靈魂則其主動力也。納于形體之中則生,離之則死。靈魂與鬼,初無大異。對形體而立名,則曰靈魂;離形體而獨立,則目爲鬼。此與特芬萊是書用意略同,而與佛說已異矣。世人既以人死皆爲鬼物,而慮其生前之所需用者或感缺乏,于是若金錢,若居室,若衣服車船仆馬,皆紙製而火焚之。此蓋古代塗車、刍靈之遺製,本與佛教了不相關。而自佛教漸衰,流爲應赴者十之九。死喪之家,必延僧徒爲之誦經禮忏,遂舉一切送死之具,悉以屬諸佛教,而不知佛經固無此說也。非獨紙錢等物,爲佛經所不談,遍檢叁藏十二部經,乃無一魂字,此尤世人所不及知者已。佛氏之說,則判一切有情以爲六道,曰天道,曰人道,曰阿修羅道,曰鬼道,曰畜生道,曰地獄道。地獄、鬼、曰爲叁惡道。大抵善業強則生人天,惡業強則墮惡道,六道升沈,循環無已。苟非斷惑證真,無由超出生死。又判六道以爲四生:曰化生,曰胎生,曰卵生,曰濕生。或但化生,或但胎生,或兼胎化,或具四生。人之死也,必經中陰──已離此方,未達彼方,在此中間,名曰中陰,惟天道、地獄無中陰──,中陰之中,神識至爲茫昧,壽命亦至短促,若不獲轉生,至七日即死。死而複生,至七七日不獲受生,則化生爲鬼──是書中某婦不能省憶其子,殆猶甫離中陰。人之生也,中陰中之業識,與父母交會時之業識,互相吸合,如磁引鐵,是爲入胎。鬼者,亦有形之一物,特與人之情體截然不同耳。凡循環于六道之中,有生必有死,即天道壽命之長,以千萬年計,亦有天報終盡之一日。況在鬼道,安有永存?特其存在之時期,較人類爲永久。蓋吾人今日,方在減劫之中,壽命日趨于短促。顧修短雖異,而生必有死則一也。故以佛說衡之,不獨鬼道決非究竟,即天道亦非究竟,必超出六道,乃能曆劫而長存。一切有情,輪轉生死之中,莫能自拔,佛氏說爲可憐憫者!則以其超出生死之法門,爲衆宣說,法門無量,不可具述。其說理之精密,有非此書所能擬其萬一者。甚深無上之真理,自非普通人類所能知,尤非沈淪鬼道者所能知。人鬼之知識,相去固不甚遠也。

  編中所記,皆出于鬼類之傳述,而非由靈媒與作者之僞造,此自可信。然作者就所聞而臆測之,閱者仍當即所言而詳察之。如詢以人死能否再度投胎爲人,此固非彼所能答者也。夫人死爲鬼,既非人類所能確知,則鬼死爲人,亦豈鬼類所能澈見?然不能因其未見,遽斷爲無此事也。倘謂鬼類可以永永存在,則必有億萬年以上之鬼,恒與彼輩相聚處而後可。今彼所見之鬼,僅以數千年爲限,則逾于數千年者果何往乎?全書所言,大率類是,學者分別觀之可也。人生于世,不及百年,乃于吾生最切近之問題,不一措意,虛生浪死,甯非大愚!鬼物之有無,與生死問題有密切之關系。我國舊說,大抵浮光掠影,學者不能無疑,即各處乩壇,本皆靈鬼所依托,鬼也而不自承其爲鬼,宜爲有識者所譏議。得此編以證明之,庶足發人深省。至于超出生死,不入輪回,八萬四千法門,唯佛能知,惟佛能說,非人鬼道所能夢見。叁藏靈文,燦然具在,不一探究,入道無由。茲編之說,雖非究竟,要足以研究鬼物之情狀,藉爲探求真理之階梯。辄附數言以爲之介,知我罪我,聽之而已!

  然此中有數處猶可一論者,則其雲層級之高下以震動之速遲爲准,此之震動與佛說“業識”相當,層級即由一類一類相似業識所振;一類一類衆同分業報,業報同則相見聞而同受用,業報異則不相見聞,而上一層級者可借通下一層級,皆頗符唯識之義。按佛書說鬼爲九等,此與人交通等,殆鬼中之多財自由者,故能與人協作此團體之周旋。

  然此中說爲現亡不久之某某人者,或由其人死後適墮于鬼趣,或由稍具五通之靈鬼扮演,非必真爲已亡某人之鬼。大抵稱爲赫胥黎等名人,雖決非靈媒或試錄者之作爲,而不免出于鬼靈之假托也。以人死流轉六趣,實非皆作鬼靈,且亦非皆從鬼靈投胎以來。其以人畜等鬼靈身爲在人世身副本,亦屬不當,謂以太身與肉身無關而無衰老,又謂鬼中小孩須教養,亦矛盾也。(見海刊十五卷叁期)

  

✿ 继续阅读 ▪ 人死何往的回答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