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王覺先生書
醒窟先生哲鑒:前承以大著原易攜示,連日無暇,乘隙稍一披覽,乃精義絡繹奔湊,真有亭毒千古、欲累一世之勝概!而尋出數元爲易之本,既能吻合西洋最新之科哲思想;中平爲易之歸,尤可貫通華夏傳統之聖賢宗旨。誠能使國中學者皆知其理,則中國思想信仰之重心,不難由此而確立。其中有數處少有商確,條舉于左。
一、各得其中而性命正,共得其平而言行和,故大中大平,易以中正平和,意義較足。
二、易爲世間之正法,而佛法則爲由世間而出世間,由出世間而世間之正法。若根本智、後得智皆佛法之出世間智,真如亦爲根本智相應之理,正等正覺爲佛果究竟之覺。宗下、教下,則爲宋、明來禅宗之流布語,附以尊德性、導學問之旁通,無關
佛說。現比量雖通世間出世間法,然雜染清靜迥然有別,而配合四智爲言,尤屬非是。故凡關于佛學名詞,以盡量刪去不用爲妥。必欲通之,則非深究佛教各根本經論五年十年殊未易言也。拙著周易蠡測,無何勝義,唯周易叁世法出世法分別一條,或可爲論及佛法時之一參考,幸存覽焉!
叁、直覺一名,雖大著卓有新解。然此類譯名,根于西文原義。若羅素之駁柏格森,亦大抵根據此名原義以爲駁。故不如別創新名用之。且常人直覺爲似現量之非量,尚非現量,況根本智等乎?此亦應辨之者也。專此,並頌道祺!太虛謹啓。二十、十、叁一。(見海刊十叁卷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