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康寄遙居士書(十九通)
一
寄遙居士大鑒:前者回電,諒荷察及。日前朱長者來平,晤談多次,然以柏林寺開學,而常惺法師未回,堅邀太虛講二星期,故須俟朱公回平,及常師來平後再可赴陝也。專此,順候時祺!太虛啓。八月廿叁日。
二
寄遙居士鑒:疊複函電,應早荷察及。今得十叁日信,而子橋去滬一星期矣。赴陝時並須過鄭、陝叁四日,當以速電催子橋來平同赴爲善。海潮音文庫法相宗上卷,有“法相唯識學概論”,可在陝中講之,先查出“原文”印刷行之可也。專此,即候講經會諸善知識。太虛啓。八月廿六日。
叁
寄遙居士鑒:函件均悉。子橋抵平時,本即可偕之赴陝,但因子橋被京、滬催急而去。又因此間常法師未到,子橋乃又堅留在此暫教學僧,乃留滯此間。但陽九月內須赴滬,今未能偕至陝,則今年或不能作陝行矣。又慧空等傳單──系現代僧伽等招來反響,原笑置之不理,但此間有函滬查究者。並祝健安!太虛。九月五日。(上叁函,見海刊十二卷十一期)
四
寄遙居士鑒:函悉。善歸信寄漢口佛教正信會,以武昌不能住也。善歸善巴利文,略知英文,但國文甚淺,不必辦巴利文學!既興善學院中設巴利文一科,令專教,並使補習國文也。詢教整會,因政府遲緩,未見明文,然不遠耳!甚欣陝垣佛教有一轉機,就陝中速造僧才爲要!順祝時祉!太虛。叁十、叁、二。
五
寄遙居士鑒:致葦舫書轉悉。一、教整會事,以主管部多不須要之顧忌,適屈文六表反對,遂停滯耳!二、印光法師應爲十二代及屬于民國,頗當!尊議已轉佛化新聞,令迳答矣。叁、吾尚滯渝,或仍返缙雲,亦隨緣耳!順詢近佳!太虛啓。叁月七日。
六
寄遙居士鑒:四月十八函今接,並答客問一本,均悉。陝西教務糾紛亦甚如此,可勝同概!雨堃仍催赴陝,如有人幫找得赴陝車,當更易也。古寶、古源,亦新受心道戒者,何忽惡性如此,而心道竟不製而去之耶?吾又病月余未痊,殊感衰朽!已返缙雲靜養。佛教國會,社會部促成,但內政部志在提産,堅阻勿成,兩部仍僵持中耳!順問近好!太虛。五、二。
七
寄遙居士:頃接法舫師來信說:半年後,已有一個錫蘭教師和一個學僧可來,巴利叁藏院不難名實相符了!照來信所雲,望預備著,並望以五萬元寄重慶和平路二八號考核委員會李子寬,爲買外彙寄法舫購書籍。太虛。八、卅日。
八
寄遙居士鑒:前信曾言及法舫師與錫蘭摩诃菩提會接洽好,由該會與世苑巴利叁藏院交換教師,學僧各一人,到達後各由雙方依教師學僧供給,而旅費由原派團體供給。茲已派好教師、學僧二人,旅費恐須五十萬元,速籌及爲荷!順問近好!太虛。十、四。
九
寄遙居士:函暨印件均好!錫蘭摩诃菩提會已正式換文,茲抄奉一份。請院中預爲准備:一、寮房兩間或一大間。二、每月送供養每人約壹萬余元,不受或代儲以備用。叁、重慶托好一人,便到時可代照料至陝。派赴錫蘭二人,能即來貳拾萬元爲盻!順候近祉!太虛啓。十二月十六日。
一○
寄遙居士:世光暑期畢業或可入陝,可先預邀。余恐二叁月後始能東下。教整會隨政府遷京,赴京主持,聘設計,望就教況作整理建議也。漢藏教理院仍法尊師負責。通英文願學巴利文教師,實最要!可與西北大學教授連絡商請。兩錫僧同爲半教半學不分教師學僧之比丘,固需講述,而衆學僧亦需多學英文耳。此人望就陝中速爲物色一人,不惜費,先于學僧多多教英語,則半年後學僧亦稍能聽英語,最善!而精了國文及佛學之一法師,亦至要!世光或可任之,而代主院務仍須妙法師也。外彙五萬,仍交涉購買中而未買成也。兩錫僧學程已高,在大學畢業以上,其來學中國佛學,亦兼喜孔、老諸子學,乃國外研究成博士之類,故不與院中學僧同學,須專爲講授;大抵在助其自選經書研究耳。本地學僧,前作預學,專學英文,補習國文,秋季始入第一學年,如此四年,每日巴利文、英文占二時,國文、漢經亦占二時,不用多講,須多有時間溫習研究。順訊近祉!妙闊法師暨定悟、蓮啓、太初、聖泉諸師均此!太虛。一月十叁日。
一一
寄遙居士:來函又寄壹萬元來,請向吳彬如居士均此敬謝!周君書上面談者相符,附還。善歸赴陝有可能,請去函與漢口佛教正信會葦舫師,囑即赴陝,我亦另信。錫僧何時來?未有准期,仍托周君代辦爲妥!我行期尚待舟、機中。順問近祉!太虛謹啓。二月、一日。
一二
寄遙居士:法舫師來信及錫蘭二僧履曆,茲寄奉。彼一二月間或可到渝轉陝也。十五萬亦交光宗、了參二人,彼一星期內可領得護照,再加英領簽字及購飛機票等,快亦一月可成行耳。又爲法舫買外彙五萬元事,通知到第二晨去買,已發表新外彙法,不能買,要待四號照新價,可惜要損失四五百萬法幣也。近祉!太虛 。二月、 二日。
一叁
寄遙居士:叁、一、函悉。社會部文已加函寄去。昨可喜者,乃五萬元外彙已結購八千余羅比寄印度,此事費盡辛煩,終達目的!余見前複。順詢近祉!太虛啓。叁、五。
一四
寄遙居士鑒:十九來函閱悉。錫僧以海上船只未通暢,聞仍由印飛渝轉陝,故前函已囑仍托渝周季钊接待照拂赴陝。至錫僧只需指導,若中論、成唯識論、金剛經、楞伽經等,讀誦研究便可,不須講授,要有英語述傳大意爲要!太虛。四、二四。
一五
康院董寄遙、超一代院長同鑒:得索麻、開明德、潘那西哈錫蘭叁比丘自香港來電:准于七月十日下午六時到達上海,接寓法藏寺藏經會,略停擬送至南京轉徐州,盻陝派人至京或徐州迎接入西安。一、預備好叁房間,每間一床、一桌、一椅,吃飯可分叁份共桌食之,攜來書籍,爲置書架,爲備寒衣被等。太虛手啓。七、十。
一六
寄遙居士:錫蘭叁比丘到滬兩周矣!疊函疊電,昨得來函仍未提及;而超一師來函更雲:“無經費,不能派人來接”!如此、將錫蘭僧擱滬,怎可?今十日內,如車路暢通,可由錫蘭僑滬一商人伴同到陝;縱興善未周備供養,亦須于寂園或佛化社招待!盻速複!並候近祉!太虛啓。七、二五。
一七
寄遙居士鑒:二十叁四函及派善歸來電,始悉先後一貫之信用。前以疊函又電,任超一,原知不甚妥!錫僧舊七月十五要第二安居,盼即到,方趕及其安居也。先于寂園或佛化社供養之矣。太虛。七、二九。
一八
寄遙居士:善歸帶來及寄來函,均閱悉。衰病中仍能勉力法務,爲感!吾亦衰病,無可爲力!但錫蘭叁比丘到滬安居後──陰十月間──赴陝,務速商妙闊法師預備:一、興善屋不敷,決于佛化社備靜居一棟。二、隨錫僧受戒、學持錫僧律儀及巴利文,選優秀學僧五人至九人。詳待善歸述。太虛手啓。九、十四。
一九
寄遙居士:二十二函並附件,均悉。西安要將──佛教陝分會,與興善巴利院──已辦事集力辦清,未辦事可緩,免人力分散!福善于前月二十日病故。複問法樂!太虛。叁、叁。(以上康居士存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