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從溝通漢藏文化說到融合漢藏民族

  從溝通漢藏文化說到融合漢藏民族

  ──二十七年九月在漢藏教理院講──

  今天、本院歡迎喜饒大師,還有格桑委員及與喜大師同來的根桑格什、楊質夫先生。對喜大師,我們全體員生同有極深的敬仰!因爲、喜大師在西藏佛法研究上、修持上,是一位很有地位和權威的老格什,爲近來內地在佛法上有信仰和研究者的衆所知識。去年、喜饒大師受中央爲五大學聘作學術上的演講;頃又爲國民參政會之參政員。這次、到本院來遊覽參觀,因得歡迎爲全體員生演講,的確是很有殊勝的機緣,這就是歡迎喜大師的緣起本院名漢藏教理院,固在專門研究佛教學理,而同時還含有溝通漢藏文化和聯絡兩民族間感情的意義;然實際還是在溝通漢藏的教理工作。以佛法講:大概分爲教、理、行、果的四個階段。行與果是以教理爲基本的。教即是從釋迦如來以及叁乘聖者果海中流出的教典。在平常大約把教典分成叁大系統:即巴利文、漢文、藏文是。在此教典的系統上,或此有彼無、或此無彼有,所以都有必須溝通的意義。現在于藏文移譯爲漢文的移譯風氣,今本院等在內地已大打開。但有些從印度傳來重要的經論,在漢文是有,而爲藏文所無,現在還少有人從事譯漢文爲藏文的工作;且在西藏連這種風氣還未有人提倡。這是要希望以喜大師在西藏的資望,把它提倡起來的。這是關于教的。

  理、即漢藏彼此向來各別所宗尚、所闡揚的佛法上重要道理。近來關于西藏的,如菩提道次第義、中觀月稱義等,也都有人在注意翻譯及研究講習了。在這種意義上,內地所有的禅、臺、賢各宗義理,有許多已經是喜大師知道的;也希望將此種帶到西藏去闡揚,一開拓西藏向來所傳的風尚。

  每個民族文化,因地域、時期、皆有一種風俗習慣上的範圍;從好的方面說,往往由此能達到人心統一;從壞的方面說,有時也因此而滯塞、拘泥。內地從本人在武昌辦佛學院作一般的佛學研究之後,將中國各宗向來的成見,已使之打開。喜大師此次到內地來,固然一方在宣揚西藏文化,同時也能觀察到內地的風俗環境與佛學思想,希望將來能使西藏也在向來傳統的束縛上解放出來。這樣、才能做到漢藏教理的徹底溝通,同時、也澈底做到了漢藏兩民族文化和感情的溝通。這就是今天歡迎喜饒大師的特殊意義。(見海刊十九卷十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