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王靜山問
問:物欲所蔽,氣禀所拘,如何能改善?
答:氣禀所拘各自不同,如孔子言顔子之不遷怒,怒之起在自己未覺察時,則無法自製;待覺察後,則可以反觀一下,究其自何而起,明其皆因緣和合而起,則可冰消瓦解。若未覺察,則不能用其功。若當不知不覺突然而發怒時,才覺即可以用回光反照功夫以解化之。此自功夫上言,然于性理應多研究。關于物欲,佛典上有粗細兩種五欲,財、色、名、食、睡,粗五欲是也;色、聲、香、味、觸,細五欲是也。金剛經曰:“不住色生心,不住聲香味觸法生心”,然後生清淨心,能不爲物欲所蔽,了知一切均空矣。至于氣禀所拘,即佛經所言之業報所拘是也。業自煩惱生,煩惱自心而緣起,能無煩惱乃根本解決。(程心勉記)(見海刊二十六卷六七期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