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緬印要在佛教中聯合起來
──二十八年十二月在摩兒們培華學校講──
今天承摩兒們的中國、緬甸、印度各界人士約來講演,因得與在座各位相敘,非常欣快!我知道今天在座的華僑很多,所以先從華僑應信佛教講起:我們到毛淡棉雖然不久,自昨晨就到各鄉村遊曆,知道華僑與緬甸人民,有很多已經結合組織家庭。緬甸與中國的共通點,就是佛教。中國國內雖不盡都信佛教,然而到緬甸的中國人,要與緬甸人同信仰佛教,這樣、兩個民族才能打成一片。如對于佛教有相當研究的人,在生死苦海之中,知道是因于宇宙真理不能了解,所以流轉生死。佛能了脫生死輪回,覺悟到宇宙真理。故我們能依法研究,並依佛法去學習,也可以得佛的覺悟。
能了解佛法,信仰叁寶,便可以成爲初步的佛教中人。如要再進步,從佛修學,則要從養成很好的人格做起。此在佛法中,有在家五戒:第一、不殺生,第二、不偷盜,第叁、不邪淫,第四、不妄語,第五、不飲酒。由此成爲具有仁義禮智的一個完善的人。所以、華僑們要是在緬甸與他們同樣的信佛教,再能在人格上保持完善,把一切鴉片、賭博等壞嗜好戒除,由此組成家庭,成爲良好的家庭,以此養育子女,成爲良好的子女。
再從緬甸方面講:現在緬甸佛教最盛,單純普及,在這種優點上,必能與華僑、印度人相融洽。不過、華僑還要能知道中國佛教,介紹給緬甸人,令他們也同樣的生起信心。令他們知道中國佛教流傳的時間很久,很複雜,有許多特點,若能在緬甸也昌明起來,這與佛法宏揚到世界上去,有很大的力量。
緬甸還有一種重要的意義:東面就是中國,西面就是印度,這兩個國家文明最久,人民最多。緬甸爲兩國交通孔道,可爲中印文化交通的橋梁。
再從印度來講:印度有許多的宗教,因此各地的風尚亦不同。印度是佛的誕生地,雖然現在沒有寺僧,但佛教的古迹,均尚存在。我們不久就要到印度去拜訪。佛教的教理仍流行在印度人的心識中;何況各種宗教都是闡揚真理的,仍有其相通之處。印度與中國一樣,有很大的土地,很多的人民,所以有許多宗教。但中國儒、道各教,都能融洽而不沖突。我曾在上海,與基督教、回教的朋友,開過世界宗教的研究會,采集各宗教的優點,希望聯合起來,勸人爲善,以謀世界的幸福。印度的各宗教,也應該可以融洽。
今天在非常愉快之中,誠懇的把這些意思,貢獻各位!(葦舫記)(出佛教訪問團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