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人心中把佛教複活起來
──二十四年十一月在丹陽海會寺講──
太虛到丹陽是第一次,這次來爲海會寺請講佛遺教經,乃承各界以及諸山舉行這莊嚴盛大的歡迎會,曷勝欣幸!同時藉此認識了丹陽的佛教有振興複活的象征。我覺得現在中國佛教的複興,與中國民族有很大的關系。中國佛教的複興,同時也就是中國民族的複興。我爲什麼有這樣的感想呢?我們的本師釋迦牟尼佛,他是一個王子,他如在家,可以享受所謂“貴爲天子,富有四海”的高貴生活。但是他能舍去他的一切,他的動機是看透了一切衆生因著享樂的貪求,便興起鬥爭殘殺惡劇。同時、他又澈底地明了人身是一個苦的積聚者,有所謂生老病死種種痛苦,爲了要想解除人生的這些痛苦,于是他舍家苦修,終獲了解宇宙人生究竟安樂的真理,證到無上正等正覺。這種覺悟,是正確而很普遍的。凡是宇宙間的一切事理,他都知道,所以又名正遍知。釋迦牟尼佛既覺到這種真理,同時他希望一般衆生皆能得到這正覺,所以他說了種種教法,要衆生依他的指導而獲正遍知,以解除種種痛苦,得到究竟的安樂。所以他說了四十九年的法;並有信受奉行其法的僧衆,成立了傳遞二千余年到現在的佛教,輝煌不滅。這完全是以他的真理和大悲方便的精神,感動了許多人來認識信仰。于是布施供養,而有崇信叁寶的寺院存在于世。凡佛教寺産,皆是教徒所公有的,所以佛教因此大昌。可是、後來的教徒忘了這點,往往有誤認佛教寺産是少數人私有的遺傳,而與佛舍家救世的宗旨違背,所以佛教便逐漸地衰落。今天來海會寺講經,我感想到海會寺的佛法僧叁寶,已經在丹陽各界人士的心裏中複活振興起來了。即此一寺的複興,推到全縣乃至全國的發揚光大,將來一定有振興的期望。譬如一株活的樹苗,得著土地水分的營養,日光空氣的溫育,將來決定會欣欣地向榮。今天海會寺的佛事,能得地方黨政紳商的踴躍參加,推廣到大多數的人民中間,建立叁寶爲民衆道德的指南,將來決定有良好的收獲。這是我今天感想到的第一點。
第二點,現在世間生存競爭,日甚一日,尤其是人與人之爭,國與國之爭,此攘彼奪,達于不可收拾境地。類如我們中國現在立于強鄰之畔,受著不平等的欺侮;加之國內天災人禍,內憂外患,交迫而來,所受痛苦已達極點!而強鄰爲著滿足自己欲望,不惜犧牲殘害他國;其實他們欲望未滿,自身的痛苦早油然而生。害人適足害己,欺他即是自殺。于此,我們若要得一個真正的救濟,非真正信仰佛法,依著實行,不能達到目的。就是中山先生用叁民主義的政治力量,來解除吾民衆于水深火熱之中的痛苦,推本溯源,其根據平等互助的原理,也不外釋迦牟尼佛所用宇宙人生皆是因緣所成的真谛。因緣所成,就是說衆多因緣聚合而成。我們人類及萬有的存在,各有種種不同的因緣。而現在人與人之爭,國與國之爭,就是不能明了宇宙萬有存在──因緣所成──的真相。往往覺得除我以外,應該都給我支配。可是誰無執我之心,誰又肯放棄自私自利的期圖呢?彼此都從自我中發出貪欲心,要由犧牲別人來滿足自己的利益,這就不能不相爭相殺了。其不明因緣所成的原理,在佛學上就叫做無明。因無明就生出貪嗔,強盜侵殺,造成這個戰雲密布的惡濁世間。若拿佛法以衆緣所成眼光來觀察,做事,那末世界人們決定可減少許多痛苦和麻煩。蓋此身此國皆衆緣所成,則他國他身正是合成此身此國的衆緣;若毀滅他身他國,乃至大地一切萬物等來利自己,則自己也就不能生存。所以我們要求自身自國的利益,就要利及衆生以及其他的國民。從共同利益中求自己的利益,乃符契宇宙萬有真相的一切即一、一即一切,實現極樂世界、華藏世界,才是我們的究竟安樂!現在人爭國爭之慘劇,只有用釋迦牟尼佛的真理可去救濟。今天貴縣已能從人心中把佛教複活起來,若能善巧運用、便可做成解救世人痛苦的佛教。今天沒有別的供獻,所談的就是這兩種的臨時的感想,尚希原諒!(葦一、楞陀合記)(見正信七卷十叁四期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