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發心報恩
──二十四年在甯波七塔寺報恩佛學院講──
今天偶然到這裏來,與各位說幾句話,就是要勸各位發心。發心的根本,就是佛法中救度衆生的大悲心,和求成正覺的菩提心。發大悲心者,就是施種種藥,應種種病。現在就依據七塔報恩佛學院,報恩二字來與各位講講。
報恩,可以爲修行的資糧。據心地觀經,有四種報恩:一、報父母恩,二、報國家恩,叁、報衆生恩,四、報叁寶恩。四種報恩中,最重要的是報衆生恩及報叁寶恩。以能夠報衆生的恩,就是報父母的恩。因爲四生六道一切衆生通通是我們過去的父母,人未有見父母受苦而不救者。從此發大悲心,是發最深切的悲愍心,去廣度一切衆生。一切衆生都是我們現在過去未來生身的父母;能夠度衆生,就能報父母的恩了。如此發心,亦就是發菩薩心。如地藏本願功德經明地藏菩薩所發的大願,在往昔劫中行孝本事,發願“衆生度盡,方證菩提,地獄未空,誓不成佛”。現今還在地獄代衆生受苦。此以大悲心救度衆生,就是報父母恩的一個例證。又如目蓮尊者,天眼觀生身慈母在生作諸惡業,死墮地獄受苦,乃往求釋尊開示救母的法要,發起盂蘭盆勝會,生母得救升天,並度一切衆生離苦。這是以報父母恩而報衆生恩的一個例子。既是一切衆生通通是我們過去的父母,現今都落在生死輪回,或在地獄裏受苦,可悲可愍,于是發心救度一切衆生。衆生不盡,誓不成佛。那末、報衆生恩就是報父母恩,合起來是大悲心的作用。依此大悲心去求學,去修行,我們就是學菩薩道,修菩薩行。菩薩見一切衆生都是過去生生的父母,故發起無緣大慈,同體大悲,行菩薩道,利益衆生。諸位既已受菩薩戒,理當隨順菩薩發心修學,則所學的皆是菩薩之學,所修的皆是菩薩之行。若不如此發心,所修學的也不能直達無上菩提,楞嚴經所謂“因地不真,果招迂曲”是也。
既發此大悲心,還要求救度的方法,否則入阱救人,自陷其身。度生的方法,須向叁寶中去求,惟叁寶中有這種方法,可以救度一切。從佛法僧來講,佛是大覺能仁,自己早已發明了救脫生死苦惱的辦法,證到了無上正等正覺的地位;又能愍一切沈淪受苦的衆生,教一切衆生依此方法而達到與己同樣的無上菩提。然佛所覺悟的一切法,就是衆生本來具足的。但衆生被叁惑煩惱所迷昧,故自己不知。佛不過開示指導,使衆生本來具足的一切功德,照佛法去行,得完全開顯而已。從凡夫的地位發心,乃至達到部分的覺悟一切,就是真實承佛家業,而能代佛宣化。故既發大悲心救一切衆生,而報世世父母之恩,其救度的方法,舍叁寶外是得不到究竟辦法的。縱有別種相似的方法,也不能真正離苦得樂,結果仍在輪回而已。故惟叁寶能救一切衆生出輪回而達到究竟離苦得樂的地位。這種辦法,凡是要救度衆生報父母恩的大心衆生,都要修學;諸位就是求這種方法之最力者。然報叁寶的恩,就是報國家的恩。因爲國家政治,亦以佛法中的人乘正法──五戒十善等──化導人民,而使國家風調雨順,無諸災變,所轄之人民相互安生樂業;將來亦可獲得人天殊勝的果報。而十善法亦就是佛教信徒修學無上菩提的第一步,故五戒十善爲世出世間之基本善法。聖修此善法,叁寶恩固可以報,國家的恩亦就包括在叁寶恩之中。故四恩只要能報衆生恩和叁寶恩,則父母恩、國家恩幾無不報矣。求學佛法,所有的正聞熏習,都是直接間接爲菩提心之增上緣。故發報叁寶恩的心,也可以說是發菩提心。若能由發大悲心自度度他,而歸敬叁寶修學佛法,即能應病施藥,就是發菩提心,修菩薩行。若諸位以此爲出發點,則凡舉修學世出世間之法門,皆是無上菩提行!否則就是講通經典,皆非絕對正道之門。(妙靜記)(見正信六卷十二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