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人至成佛之路
──二十叁年九月在湖北第一模範監獄講──
今天承趙典獄長招待參觀,看到獄內各處清潔整齊,而每一塊土都能變作有用之地,每一個人都能習作有用之事,並且大家都知到念阿彌陀佛,虔誠行合十禮;可見典獄長及教職員的教化,已經灌輸到各個人的心中,而發爲身語上的行動,故有此良善的表現。人生能得到如此優良陶镕之教育,是很難得的機會,這是今天參觀所感覺到的。
佛法的道理,就是把身心世界從衆生變成佛的。此身心世界生佛不二,即衆生亦即佛。然何以有佛與衆生之區別呢?衆生與佛,雖同此身心世界,但衆生的心迷惑顛倒,故由身心向世界所起之行動是錯亂擾害的,而結果成爲困厄痛苦的身心世界,即所謂劫濁、見濁、煩惱濁、衆生濁、命濁之五濁衆生的身心世界。亦只佛是身心世界,如禅宗的即心即佛,淨土宗的是心作佛,密宗的即身成佛,維摩經所謂心淨則佛國土淨。世界爲身心所依,即就衆生之身心世界轉變爲佛之身心世界;將汙穢的轉爲清潔,乖戾的變成和善,紊亂的整成條理,散漫昏濁的變爲嚴肅清明,從日常生活行爲上轉變到最深處,即達到心的轉變。使此心變爲清淨光明之心,即時心爲佛心,身爲佛身,世界爲清淨安樂之佛世界矣。
轉變之功用如何著手?即從吾人身心行動及于家庭社會國家世界。如此處爲大家所共住之所,即是大家所依之世界,而表現在此世界上之身心行動,應養成清淨的、嚴肅的、規律的、和善的習慣,使身之行動,口之言語,皆合于理。久之、由此善良習慣改轉內心之七情、六欲、叁毒等,使心意上也成爲清淨純善的,叁業都成爲清淨化。則心身清淨一分,即世界清淨一分;心如鏡子,鏡子清明則所照之境物亦清明。佛界是衆生所成,只要有修學的機會,將身心世界整理改轉一番,即人人皆有成佛之可能,故佛經雲一切衆生皆可成佛。
今天見到大家都能依照改轉身心世界的程序而行,且已經做到頭一步,能有這樣好的成績,又能由外而內的受到佛教的教化,這是很難得的。大家在此中不要作煩悶苦惱的觀念,應當視爲是受陶镕教化的好機會,實在這就是已走上作聖作佛的大路了。佛弟子有在家出家兩種,出家弟子,古時初出家時須以五年爲期受學佛的戒律;即現今雖沒有五年之久,亦要有一二月。在此期中完全是整齊嚴肅勤苦之團體規律生活,每日不得多睡,或禮拜、或讀誦、或學習規矩威儀,出入舉動皆有一定之時間和法則。在此期間將我見私欲完全破除盡淨,成一清淨和合整齊嚴肅之僧團中的一分子。平常所謂我執法執,但不經過此種時期,尚不能說有法執,本來不知法故;要將身心行動依法改轉以後,則轉身心之法則不過是治病之藥,病去藥亦不須要,是名除法執。現在大家在此守法,亦如佛弟子之守戒,由此優良之行爲習慣,而達到心地的清淨光明;則禅定智慧生而貪嗔癡毒盡,即可成佛。(塵空記)二叁,九,二。(見正信五卷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