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念佛與修菩薩行

  念佛與修菩薩行

  ──十九年冬在寶慈佛學社講──

  貴社諸居士已于佛法生深信心,故成立此社,且已組念佛會,修念佛之行等。信心之起,非憑空起,當然已聞法看經,得有了解,故生信心而念佛,且由信心生願而起行。今已有信解行願,由此精進修習,即能轉迷成悟,轉染汙成清淨,轉凡成聖、成菩薩、成佛,故應將已有之信解行願保持不失而求進步,俾能向上精進。

  茲從念佛行上,再略言大乘之念佛法:須知念佛之名,非憑空而來,佛之名乃依佛之德而立。若能了解佛之德,即佛之福智,故稱佛爲兩足尊,故所現之身,有叁十二相、八十種好;佛之世界,有種種妙寶莊嚴清淨國土。以此而知佛之福業圓滿,其智慧亦極圓滿,因其能證明諸法實相而講明因果之理,使人離煩惱痛苦而得大安樂。故知佛之福智均圓滿,故稱爲佛。佛有無量光明相好莊嚴,故阿彌陀佛一名之中,包含無量功德,故念其名而見其光明相好依正莊嚴,微妙法義,叁昧辯才。

  念佛須生極恭敬心,以恭敬心念,始能由增上緣而將自心中之佛德智慧顯出。又佛之所以成就功德,以其能在因地中發菩提心,修菩薩行,以此爲增上緣,而將自心中之功德種子引出;故須常隨佛學而發大慈大悲心。欲發此心,須了解無人無我之理;欲明此理,須知諸法衆緣生,而並無人我,使心量廣大,而生大慈大悲心;又以此心作種種與人方便、于世有益之事。

  居士、均在家者學佛之行,雖來念佛,各須就其現任職業。除來此念佛外,在家中、在社會、在軍、商、學、農、工各界,均以無人無我大慈大悲之心而作事。就一家言之:須就全家之公共利益爲先,勿存私見,則家庭和睦美滿,此即在家修菩薩行。又父母教養子女,子女孝養父母,或作各行職業,均須以公共利益爲前提,勿侵害他人,純以公共利益爲目的,作好事業,即修善報,作諸功德,即修福德。若廣爲修習,久之福德圓滿即成佛。故念佛應念佛之功德智慧,修菩薩行,即爲念佛。

  又念佛種種苦行,而求得佛法之理,修禅定以開發真實智慧。故欲教化一切人,須聞法聽講、讀誦經典,修智慧行,待智慧圓滿而成佛果。此即修大乘因行,以慈悲方便修佛之福,以研究經典等得佛之智慧,是爲由念佛名而及于佛法,而通于佛的因行。故念佛應知佛名,包括佛之果德因行的大乘念法。(楊智昌記)(見西來講演集)(附注)原題“在寶慈佛學社演說”,今改題。

  

✿ 继续阅读 ▪ 淨名即是古佛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