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陀的格言▪P2

  ..續本文上一頁

  七二、平等地對待每一個人,而不論其貧富或貴賤。

  七叁、探視病人應使患者充滿希望和快樂。

  七四、人們愛戴忠于真理,態度良好,言而有信,對職位負責的人。

  七五、丈夫應以下面五種方式來對待他的妻子:第一、稱贊對方的優點。第二、永遠不輕視對方。第叁、對她忠貞不二。第四、授與處埋家務的職權。第五、常送給她精致的服飾。

  七六、妻子應以下面五種方式來對待丈夫:第一、把家務處理得井然有序。第二、幫助丈夫的親屬。第叁、對丈夫忠貞不二。第四、聰明地管理和節省丈夫的薪饷所得。第五、勤勞而不怠惰。

  七七、服務社會有四項原則:慷慨施舍;體貼的言談;互相合作;行爲合乎時節而且彬杉有禮。這四項原則宛如車子的軸,能使車輪轉動。

  七八、服務社會的人容易跟別人相處,樂于助人而且了解對方的需要,大方又有耐心地教導他人。這種大善人將來一定得到好報。

  七九、你們必須要有耐心、充滿慈愛,而且具有服務的熱誠。

  十一、心境

  八○、當一個人的言談和舉止懷著良善動機時,快樂便像影子般地跟隨他。

  八一、所有的境界都是以心爲引導者。心是主人,所有的境界都是由心造成的。假如一個人本著汙穢的心去言談舉止,那麼苦惱便立刻會跟隨他,宛如車輪緊隨著挽牛的足蹄。

  八二、接觸世俗的事物,內心不被誘惑,沒有憂愁,沒有瑕疵,心靈安定,這是多麼幸福啊!

  八叁、聰明的人時常清除內心的汙垢,就如同工匠清理銀礦中的雜質。

  八四、防止心意的憤怒,調禦心猿意馬,舍棄邪惡的念頭,誠心履行正道。

  八五、喬達摩(釋迦牟尼的姓)的弟子們:你們要好好覺醒,不論白天和夜晚,常常想念完美的聖者——佛陀。

  十二、行善

  八六、及時行善,以免你的心裏再起壞念頭。凡是做善拖延的人,內心不易與惡事絕緣。

  八七、人生難免一死,應趁有生之年多做一點善事,宛如從一堆花朵做成許多花圈。

  八八、莫輕視小善,以爲我不會受報應。小水滴不斷地落下,最後能灌滿整個瓶子,所以聰明的人逐漸積集小善,而致使他整個人充滿著福德。

  八九、在急躁的人群中要容忍,在凶暴的人群中要溫和,在貪婪的人群中要慷慨。

  九○、不做任何壞事,培養所有的善行,清淨自己的心念,這是佛陀的教誨。

  十叁、實行

  九一、只說好話而沒有實行是毫無結果的,這好比一朵美麗的花,徒具顔色而沒有芳香。

  九二、讀誦聖典雖然不多,可是遵照教法奉行,摒除貪欲、憎恨和愚昧,具有正確的智慧,心裏沒有挂礙,不貪戀今生和來世,便是啓發心智的實行者。

  九叁、教導別人應先以身作則。約束自己以後才能約束別人。約束自己實在難呀!

  九四、不講粗惡的話,不傷所有的衆生,依照佛陀的告誡實行戒律,飲食有節製,在甯靜的地方生活,專心致力高尚的覺知,這就是佛陀的教誨。

  九五、愚笨的人得到知識和名譽對自己毫無益處,不但損了他的幸福,而且還會使他剛愎自用。

  九六、讀誦沒有用的話語一千句,倒不如只聽到一句有益的話,帶給人安甯。

  九七、色彩鮮豔美麗而沒有芳香的花朵,不能給你戴的人帶來多大的快樂;聽到嘉言而不去身體力行,也是沒有多大益處。

  十四、省過

  九八、不應挑剔別人的過失,批評別人已做和未做的事情。應時常反省自己的過失,考慮自己所做和未做的事情。

  九九、智者每天檢討他自己的言行。

  一○○、在戰場上征服百萬雄師,遠不如戰勝自己。戰勝自己的人是最偉大的征服者。

  一○一、克服自己確實比戰勝別人要來得高尚!

  一○二、別人的過失容易發現,自己的過失不易察覺。傳布別人的過失如同去棄稻殼一般容易。可是隱藏自己的缺點卻像賭徒隱藏骰子那般地狡滑。

  一○叁、認識你自己的弱點,而且力求改進。

  一○四、假如一個人痛改前非而開始行善,就如同明月不受烏雲的籠罩,能照亮大地。

  一○五、你們應勇于向別人承認自己的過錯!

  一○六、忏悔包括改過!

  十五、言行

  一○七、由自己的行爲導致不好的結果,宛如鐵生鏽後,就會受鏽的腐蝕。

  一○八、行爲使衆生産生低賤和高尚的差別。譯注:這裏所謂的“行爲”,包括了思想、言語、和身體的動作叁種。

  一○九、良好的行爲可幫助人們將來誕生到更美好的境界,而且使他更接近自由和解脫。

  一一○、有良好的品德和高超的見識,依照完美聖者所啓示的教法去生活,而且了解真理,認真負責的人,永遠受大家的愛戴。

  一一一、我不但教導外在的行爲,而且更注重內在的意念和思想......我不但教導弟子身體不可表現壞的行動,不可思考或談論不良善和不健全的事物。......同時我也教弟子表現良好的行爲、思考和談論健全的事物。

  一一二、一個人言談時,應避免以尖酸刻薄的話去批評別人。

  一一叁、講話有分寸,談吐婉轉,言之有理,那麼你講的話就會美妙動聽。

  一一四、不要在別人背後說他們的壞話。

  十六、學習

  一一五、不學習的人,宛如老牛,肉雖多,卻沒有智慧。

  一一六、要常親近賢明的人,智者,博學的人,忠誠熱心的人,盡責的人,聖者——常跟這些智德兼備的人往來。

  一一七、貪睡眠,愛閑聊,對所學的東西不感興趣,做事情懶懶散散,急躁而沒有耐心......是導致墮落的重大因素。

  一一八、不及時努力學習,年輕力壯時就懶散不堪,生活沒什麼目標和思想,怠惰的人永遠不能發現智慧之路。

  十七、教育

  一一九、教師在講解以前,應該先研究學生的心理傾向。

  一二○、教育應配合受教者的根器和適當的時機!

  一二一、一個人應使用懇切而富有同情心的話語。

  一二二、一位好教師講話應中肯而避免談論不相幹的事物。

  一二叁、在所有的禮物中,真理的播送最珍貴。在所有的味道中,真理的味道最佳。在所有的快樂中,真理的喜悅最大。拔除貪欲,便可以征服所有的苦惱。

  十八、快樂

  一二四、不沈緬于放逸,不貪戀感官的享受,具有熱忱而且常沈思真理的人,可獲得大安樂。

  一二五、在充滿憤恨的人群中不懷絲毫的恨意,生活才能夠快樂。

  一二六、有兩種極端是修行人所不應做的。這兩種極端是什麼呢?“貪圖感官”的享樂是低級的、粗鄙的、俗氣的、下流的,而且導致身心的損害;“自我折磨”是痛苦的、卑鄙的,也同樣會給身心帶來傷害。然而完美的聖者所發現的“中道”,避免以上兩種極端,而帶給你敏銳的洞察力和知識,引導你走向平安、睿智、覺悟和永恒的樂境。

  一二七、到老年還一直保持良好品德的人是快樂的,信心堅固的人也是快樂的。得到智慧的人快樂,不做惡的人也快樂。

  十九、幸福

  一二八、幸福在于願望的實現,而且在于只存著高尚的願望。

  一二九、信賴你自己,除了自己之外,還有誰能做你的依靠。

  一叁○、人是他自己命運的主人。

  一叁一、健康是最佳的利益;滿足是最好的財富。守信的朋友是最好的親戚;沒有煩惱是最大的幸福。

  一叁二、一個人的心念極爲微細而且不易察覺,可是聰明的人卻善于護守即將蠢動的心念,經過護守的心能導致幸福。

  一叁叁、啊!沒有一切貪執和挂礙,我們的生活才能幸福,宛如光音天的神仙以喜悅爲食。

  一叁四、慷慨地施舍,舉止合乎時宜,幫助親戚,沒有羞恥的行爲——這是最大的幸福。

  一叁五、孝敬父母,愛護妻子,職業安定,是大幸福。

  二十、智慧

  一叁六、了解神聖永恒的事物,可適當地稱爲“智慧”,對俗事的了解只不過是“知識”罷了。

  一叁七、宇宙間每一件事物的形成都有其原因。完美的聖者不但解釋生成原因,而且也說明每一件事物的消滅情形。

  一叁八、不知道苦惱的真相、苦惱的原因、除去苦惱的境界和消除苦惱的方法——就叫做“無知”。

  一叁九、鍛煉心智的形式有叁種:第一種是高尚道德的訓練,第二種是高超思考方的訓練,第叁種是高等領悟力的訓練。

  一四○、讓你的老年過得像童年一般天真浪漫,讓你的童年過得像老年一般沈著穩重,這意思也就是說:不要在你的智慧中夾雜傲慢,也不要使你的謙卑缺乏智慧的成份。

  一四一、智慧是從禅定産生的,沒有禅定就不能生出大智慧。

  一四二、假如一個人活了一百歲而沒有真實的智慧,又不能自我規律,那倒不如只活一天,具有智慧和定靜的功夫。

  二十一、容忍

  一四叁、假使有人說你的壞話,你不需要心懷惡意、憤恨、輕視或者對他們不滿。

  一四四、假如你心存怨恨,那麼它不但會阻礙你心智的發展,而且使你無法判斷那言論到底是對還是錯。

  一四五、同時,假如別人給我戴高帽子,過于贊美我的教法和僧侶,你也不要太得意,因爲這樣也會損害你內在的(心智)發展。你應該接受事實的部份,而且向他們表明實際的情況。

  一四六、蓮花生在被人遺棄的廢物和汙泥中,仍然放出悅人的芳香,宛如佛弟子生在愛欲強烈的人群中,而能散發著智慧的光芒。

  一四七、不是從今天才開始,早在古代就已經這樣傳說了:沈默的人受到毀謗;話太多的人會受到毀謗;話太少的人也受毀謗;世界上沒有不被毀謗的人。

  二十二、知足

  一四八、不要期望不正當的成就。

  一四九、健康是最佳的禮物,知足是最大的財富,信心是最好的品德。

  一五○、過著粗衣淡飯的生活,節製你的欲望,減少你的需要,在這種沒有煩慮的適度生活裏,你將可以發現滿足。

  一五一、縱使天上下金雨,仍不能滿足感官的欲望。感官的欲望沒什麼快樂可言,只有痛苦。

  一五二、人們總是隨著自己的信心和喜好而施舍。嫉妒別人的飲食和所有,白天和夜晚都得不到安甯。

  二十叁、健康

  一五叁、貪欲、憎恨和無知是…

《佛陀的格言》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