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講佛教對于人生之關系
──在武昌佛教宣講所講──
我今天到這宣講所與諸位接談、很是歡喜!因我前去武、漢時,就聽體空和尚說蕭督辦有創辦佛教宣講所之舉。不料我此次來漢,成立已久,並聞各位均常常來此聽講,而且共同念佛。離開半年之久,又加許多親信佛法與念佛之人,佛教亦繼長增高,世上風俗亦依之遷善,此即如孔教所謂:齊一變至于魯,魯一變至于道之說。但是佛教之教化,其目在免吾人輪回大苦。吾人自無始不覺,受六道輪回之苦,若造有善業則上升,造有惡業則下墮,生生世世,了無止期,故生生世世受此輪回之苦不能解脫。非但生生世世有此輪回,即當一念亦有無量輪回。譬如吾人生起一念之善,是即爲天;生起一念之惡,是即爲鬼爲畜:于一念中即忽然而天,忽然而鬼,忽然而畜,而況晝夜六時,不知其幾千萬萬之輪回!所以佛教的教化,即是使人免去現在的輪回與未來的輪回。吾人如欲免種種輪回之苦,則當先依佛教保全人道之法始。傥吾人人道得以保全,再進一步則可升天,再進一步則可超出叁界,由超出叁界而至菩薩,由菩薩而至成佛。從一步一步之進化,而證至不可思議究竟之佛位。若舍此不圖,別無良策也!更進一層講,佛教不是一方一隅獨得沾其恩澤,亦非少數之僧伽與少數信仰人應獨受其教化,是由這一個宣講所的教化法,而推行于世界之上,使世界之上,人人得沾佛教的教化。但此等責任,並非是少數出家人與少數信仰人所能達得到的,是全在聽講諸位,以聽講之力量,進而研究佛經,再由研究佛經之力量去創立許多的佛教宣講所,以教化全世界的人。若論世界各種宗教,皆可以教化世界的人爲完全正當的人格,奚必規規于佛教呢?但欲明白爲人的究竟道理,惟佛教爲能耳!所以我們大家欲明白做一個究竟的正當人,皆要從佛教上去研究一番;欲研究佛教的道理,現下非從宣講入門不可。從前的出家人,除念經、禮忏而外,並不知道宣講佛法,教化世界。今既有人提倡佛法,宣講佛教的道理,而聽講諸位亦宜發起勝心,一方面將所聽的教化他人,一力面將輪回問題常常覺悟,對于世界一切生慈悲心。而慈悲之生起,從何入手呢?譬如吾人日常受用一切資身衆具,皆從多人的力量而成,故一人的生活,亦須與世界上人相通無礙而後可。若不生慈悲心,則相爭相鬥,不惟大家不能安樂,即自己也不能安樂。所以學佛法的人,便是修學這個慈悲心,此心具足,則爭鬥殺傷不起,大家得其安樂,自己亦得其安樂。若不受佛法的教化,則慈悲心不能具足,不安分之事相繼而起,大家既不能安分守己,各各皆逞其欲望以相淩奪,而世界無片時之可安矣!由這樣看來,自己不能安分,大家亦不能安分,大家不能安樂,自己亦不能安樂;推其根本,就在未受佛法發慈悲心的熏習之所致。總望大家以生起慈悲心爲本,若慈悲心生,則人身可以保持,不致墜失;人身既不墜失,則此人身便是出世的正因,爲菩薩的正因,爲成佛的正因。可見現下的慈悲心,一經增進,便是大菩提心;進步又進步,便到究竟佛果。今日是就此佛教宣講所,與諸位略講這個佛教對于人生的關系。其他甚深之道、非今日暫時所能講得到的,待有機會,再與諸位接談。
(妙空記)(見海刊七卷叁期)
(附注) 原題“在武昌佛教宣講所之演說”。今改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