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好心還是一樣要負因果

  好心還是一樣要負因果

  

  我們佛門裏頭常講“慈悲爲本,方便爲門”,但是又說“慈悲多禍害,方便出下流”,這是真的,就是慈悲方便你要用錯誤了,那就是禍害、就是下流。

  這個慈悲方便是建立在慧學的基礎上,這才行;如果不是慧學基礎上生的慈悲方便,那個後果就不堪設想!心是好心,事情做錯了,還是一樣要負因果。

  慈悲方便,我們今天講,最低的程度,不要感情用事,要理智。在末法時期,可以說理性漸漸喪失掉了,感情是愈來愈重。諸位要曉得,宗教離不了熱忱,熱忱就是感情。

  我們通常講宗教,宗教的情操就是感情作用,可以說,凡是宗教都是迷信的,爲什麼?凡是宗教都是感情的,對于教主要熱忱地擁護。宗教要迷,他在精神上才能夠得到安慰;不迷,他的信仰就沒有了。

  佛教不是宗教,佛教是破迷開悟,破除你的迷惑,教你開悟,可以說佛教是理智的,絕對不是感情的。佛教教你頭腦冷靜,對于一切事物的真相,你才能夠看得透徹,這是佛法跟宗教不相同的處所。

  凡是宗教,都有一個主宰的神,好像這個宇宙,甚至于我們自己都是受它的主宰,這不能不崇拜。這個神主宰著賞罰,我們自己造作罪業,求神赦免,這是自卑而求人。

  佛法不是如此,佛法是平等法,佛法是不求人的,佛法一切求諸于內心,不求于外境,這是說明佛法與宗教另一個不相同的處所。我們如果頭腦很冷靜,你就想到佛法裏面講得合情合理。

  如果說世間真正有這樣一個神,他有能力赦免一切衆生的罪惡,能夠賜福于一切衆生,他真正是愛護這個世人,這個世人所有一切罪業應該都能消除,一切衆生都應該能夠得到幸福美滿,這才符合他的教義,可是,事實並不如此!

  

✿ 继续阅读 ▪ 如何消業障?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