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談佛經

  談佛經

  

   佛陀所啓示悟人的經典,稱之爲佛經,也叫做「契經」。契經的「契」字,有兩種說法,一是「契理」,一是「契機」;理就是真理,機就是根機。因佛已證悟宇宙人生的真理,乃是聖中之聖,故有超聖人的智慧,能夠了解一切衆生的根機,無論對什麼衆生說法,都沒有離開真理,所以叫契經。又佛能以聖教法義,因材施教,契合任何人的根機,所以叫契機。

  

   「經」,即是道的意思,道就是途徑、道路。凡是聖人所說的真理,或爲人處世的道理,皆可名之爲經。我們學習佛的言教,要能依教修持,循著佛所引導的聖道行去;從煩惱的此岸,渡到涅槃的彼岸,完成這條聖覺大道,即是佛經的真谛。經,又具有五種意義:

  

   一、出生:佛所說的經,均能出生一切有意義的真理,故爲出生之義。

  

   二、泉湧:每當佛陀宣說一切經典時,都是在定中,有了正定,便能顯發智慧。當智慧生起之時,有如地下的泉水向地上湧出一般,越說越多,似無休止,故爲湧泉之義。

  

   叁、顯示:佛法是度化衆生心病,最好的良藥。許許多多的義理,若不因說,不能表達,一經宣說,妙義顯示,故爲顯示之義。

  

   四、繩墨:在這個娑婆世界,黑白不分,邪正莫辨,聖人的言教,正如木匠的繩墨,能去斜取直,故爲繩墨之義。

  

   五、貫穿:佛陀所說的經,皆是智慧之華。凡說經時,毫不思索,開示諸法,妙華缤紛,經弟子們結集成卷,正如有人以線穿花,貫以成串,故佛經爲貫穿之義。

  

   佛經的分類很多,普通分成大乘經和小乘經兩種。大乘經中,分爲般若部、寶積部、大集部、華嚴部、涅槃部。也有分爲華嚴部、方等部、般若部、法華部、涅槃部、秘密部的。

  

   小乘經中,分爲四部,即增一阿含、長阿含、中阿含、雜阿含。亦有分爲阿含部、小乘部二種。

  

   在大藏經中,尚有許多菩薩、祖師以及高僧大德所說的經論,皆稱之爲佛經。又發現世上現在流行許多假借佛經爲名的僞經,爲正信佛教徒所不承認。這都是一些邪外之衆,爲了煽惑人心,製造迷信而爲之,亦不可采信。

  

   于佛陀住世期間,多有弟子聞佛的音聲說法,而悟道解脫,故又以聲塵爲經,此其一。佛陀滅度後,弟子們將佛言教,結集起來,載于紙墨經卷,而流傳後世,使後世衆生,因閱經文而入佛道之門,故亦以色塵爲經,此其二。也有的衆生,不由師教,不由經卷,唯以內心禅思,覺悟聖谛,而契于真理,故亦以法塵爲經,此其叁。

  

   娑婆世界的衆生,以此叁者爲利。若耳識偏利者,依于聲塵而悟道;眼識偏利者,依于色塵而悟道;意識偏利者,依于法塵而悟道。故知佛經不僅是指書寫印刷的經卷而已。

  

   通常以經、律、論叁藏,統稱爲大藏經,而以經爲其中的根本。許多高僧大德,多弘揚經藏,使佛經廣爲流通,正法不斷。我們期望佛法的種子,永遠散布于世界的每一個角落,讓地球人間的衆生,皆能普受法雨的滋潤,智慧如海,早日成佛。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