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欲海回狂▪P15

  ..續本文上一頁外四大。以人身言,骨肉爲地,精血爲水,暖氣爲火,運動爲風。

  天眼:天眼,五通中之一通,其間廣狹不等,有外道天仙之天眼,有聲聞緣覺之天眼,有菩薩與佛之天眼。

  摩登:具雲摩登伽,此言本性。淫女也。後于楞嚴會上,聞法悟道,出家,名性比丘尼。

  優缽羅:此雲青蓮花,非優昙缽羅也。優昙缽羅,樹名,此雲靈瑞,其樹有實無花,若佛出世,或轉輪王出世,此花方開。

  摩醯首羅:此雲大自在,乃色究竟天之王也。梵語阿迦尼吒,此雲窒礙究竟,又雲色究竟,乃色界之頂天也。

  閻浮提:具雲閻浮那提,樹名也。此言勝金,樹下有金,故以名樹。又因洲有此樹,故以名洲。即南瞻部洲也,其地七千由旬。

  郁單越:此言高出,亦雲勝處,即北俱盧洲也,其地十千由旬。

  瞿陀尼:亦雲瞿耶尼,此言牛貨,即西牛貨洲也,其地八千由旬。

  弗婆提:亦雲毗提诃,亦雲弗于逮,此言勝,即東勝神洲也,其地九千由旬。

  須彌:具雲須彌盧,此言妙高,四寶所成曰妙,聳出衆山曰高。在四大天下之中,其高十六萬八千由旬,半出海水上,半藏海水下,頂有忉利天宮,日月行于出水上山之半。

  娑婆:又雲娑诃,又雲索诃,此言堪忍,即釋迦應化之土,大千世界之總名也。

  四天王:欲界第一天也,去地四萬二千由旬,宮殿鄰于日月。

  忉利天:梵語忉利,此言叁十叁,在四王天之上,帝釋居中。四面有叁十二位小天子,爲內輔臣,合成其數,非自下而上之叁十叁也。

  夜摩天:具雲須夜摩,此言善時分,在忉利天之上。

  兜率天:具雲兜率陀,此言妙足,在夜摩天之上。

  化樂天:梵語須涅密陀,此言化自樂,在兜率天之上。

  他化自在天:梵語婆舍跋提,此言他化自在。在化樂在之上,乃欲界第六天也。此上欲色二界中間,有魔身天作王,王于欲界,方爲欲界頂天。

  由旬:亦雲由延,亦雲踰善那,乃輪王巡狩一停之舍,猶此方之驿,有作十六裏者,有作叁十裏、四十裏、六十裏、至八十裏者。

  甄叔迦:此言赤色。

  阿彌陀佛:梵語阿,此言無。梵語彌陀,此言量,以光明無量,壽命無量,福德無量故。

  叁千大千世界:千日、千月、千須彌山,乃至千梵世天,名小千世界。千小千世界,名中千世界。千中千世界,名大千世界。以叁次言千,故雲叁千,實則一大千也。

  摩尼:正雲末尼,此言離垢。

  八功德水:一澄淨、二清冷、叁甘美、四輕軟、五潤澤、六安和、七能除饑渴、八長養諸根。

  卷叁

  七趣:《楞嚴經》以仙道合之六道,名爲七趣。

  叁獸:象、馬、兔。

  梵王:是娑婆世界之主。

  鐵圍:梵語斫迦羅,此言輪山,亦雲鐵圍山,在四洲之外。

  叁世:過去、現在、未來。

  五陰:色、受、想、行、識。

  聲聞:聞四谛聲教而得證果,名曰聲聞。

  九品往生:上中下叁品,每品又分上中下,共成九品也。義詳《觀無量壽佛經》。

  十惡:身叁惡,口四惡,意叁惡也。身,殺、盜、淫。口,妄言、绮語、兩舌、惡罵。意,貪、嗔、癡。

  泥犁:地獄也,此言無有,言無有樂處,無有赦處也。

  阿旁:獄卒也,此言無慈。

  光音天:語言之時,口出淨光,名光音天。色界二禅天之頂,劫火至時,此天首免其災。

  地味:劫初地上所生之物也,狀如煎熱乳,味若細蜂蜜。

  四生:胎、卵、濕、化。

  梵行:持戒絕欲,名修梵行。

  叁生:即叁世。

  阿修羅:此雲無端正,男醜女端正故,亦雲非天。有天之福,無天之德故。亦雲無酒,釀酒不成,嗔心誓斷故。

  十八梵天:即色界天也,在欲界之上,已斷情欲,故稱爲梵。十八者,梵衆天、梵輔天、大梵天、少光天、無量光天、光音天、少淨天、無量淨天、遍淨天、福生天、福愛天、廣果天、無想天、無煩天、無熱天、善見天、善現天、色究竟天也。義詳《楞嚴經》八九卷。

  十六大國:皆天竺附近之國也,如央伽、摩竭提等。

  二十八天王:欲界六,色界十八,無色界四。

  非非想天:無色界極頂天也。

  須陀洹四重階級:梵語須陀洹,此雲入流,諸法眼淨,得預聖流也。合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有四重階級。

  緣覺:聞佛說十二因緣法,而得悟道,故名緣覺。

  獨覺:出無佛世,獨自覺悟,名爲獨覺。

  十信:信心、念心、精進心、慧心、定心、不退心、回向心、護法心、戒心、願心。

  十住:發心住、治地住、修行住、生貴住、方便具足住、正心住、不退住、童真住、法王子住、灌頂住。

  十行:歡喜行、饒益行、無嗔恨行、無盡行、離癡亂行、善現行、無著行、尊重行、善法行、真實行。

  十回向:救護一切衆生、離衆生相回向,不壞回向,等一切佛回向,至一切處回向,無盡功德藏回向,隨順平等善根回向,隨順等觀一切衆生回向,真如相回向,無縛解脫回向,法界無量回向。

  歡喜地十重階級:即十地也,歡喜地、離垢地、發光地、焰慧地、難勝地、現前地、遠行地、不動地、善慧地、法雲地。

  補處之尊:梵語阿惟顔,此雲一生補處,言一來降生,即當成佛也。

  省庵法師不淨觀頌 四念處頌(附)

  不淨觀頌(並敘)

  佛爲貪欲衆生說不淨觀,觀之既久,貪欲即除,可以越愛河而超苦海。余閑居閱《大智度論》,因取意而爲之頌,以此自警,並以警世雲。

  死想(先作此觀,爲下九想張本):有愛皆歸盡,此身甯久長。替他空墮淚,誰解反思量?

  脹想:記得秾華態,俄成□脹軀。眼前年少者,容貌竟何如?

  青瘀想:紅白分明相,青黃瘀爛身。請君開眼看,不是兩般人。

  壞想:皮肉既墮落,五藏于中現。憑君徹底看,何處堪留戀。

  血塗想:無複朱顔在,空余殷血塗。欲尋妍醜相,形質漸模糊。

  膿爛想:腐爛應難睹,腥臊不可聞。豈知膿潰處,蘭麝昔曾熏。

  啖想:羊犬食人肉,人曾食犬羊。不知人與畜,誰臭複誰香?

  散想:形骸一已散,手足漸移置。谛觀妩媚姿,畢竟歸何處?

  骨想:本是骷髅骨,曾將诳惑人。昔時看是假,今日睹方真。

  燒想:火勢既猛烈,殘骸忽無有。試看煙焰中,著得貪心否?

  前詩粗示端緒,尚未谛審觀察,複作五言律,以廣之。

  死想:所愛竟長別,淒涼不忍看。識才離故體,屍已下空棺。夜火虛堂冷,秋風素幔寒。勸君身在日,先作死時觀。

  脹想:風大鼓其內,須臾□脹加。身如盛水袋,腹似斷藤瓜。垢膩深塗炭,蠅蛆亂聚沙。曾因薄皮诳,翻悔昔年差。

  青瘀想:風日久吹炙,青黃殊可憐。皮幹初爛橘,骨朽半枯椽。耳鼻缺還在,筋骸斷複連。石人雖不語,對此亦潸然。

  壞想:肌膚才脫落,形質便遭傷。瓜裂半開肉,蛇鑽欲出腸。枯藤纏亂發,濕藓爛衣裳。寄語婵娟子,休將畫糞囊。

  血塗想:一片無情血,千秋不起人。淋漓塗宿草,狼藉汙埃塵。莫辨妍媸相,安知男女身。哀哉癡肉眼,錯認假爲真。

  膿爛想:薄皮糊破紙,爛肉棄陳羹。膿血從中潰,蠅蛆自外爭。食豬腸易嘔,洗狗水難清。不是深憎惡,何由斷妄情?

  啖想:屍骸遭啖食,方寸少完全。不飽饑鳥腹,難幹饞狗涎。當年空自愛,此日有誰憐。不若豬羊肉,猶堪值幾錢。

  散想:四體忽分散,一身何所從。豈唯姿態失,兼亦姓名空。長短看秋草,秾纖問晚風。請君高著眼,此事細推窮。

  骨想:皮肉已銷铄,唯余骨尚存。雨添苔藓色,水浸土沙痕。牽挽多蟲蟻,收藏少子孫。風流何處去,愁殺未歸魂。

  燒想:烈焰憑枯骨,須臾方熾然。紅飛天際火,黑透樹頭煙。妄念同灰盡,真心並日懸。欲超生死路,此觀要精研。

  四念處頌(並敘)

  佛垂涅槃,囑諸比丘,依四念處住,如佛無異。今時丁末法,正念者少,顧此法門,何人修學?豈惟不思其義,抑亦未識其名,可勝歎耶!余山居無事,讀《涅槃·遺教品》,因取其意,以入聲律,俾歌詠者,正念增長,妄心息滅,置諸座隅,日以自警,並不忘遺誡雲。

  觀身不淨:一興顛倒想,遂有幻緣身。膿血常交湊,腥臊每具陳。紙粘皮裹肉,藤絆骨纏筋。毛覆叢叢草,蟲居比比鄰。內藏惟臭穢,外飾但衣巾。四大元無實,諸根豈有真。語言風自響,動轉氣相循。強號爲男女,虛名立主賓。百年叁尺土,萬古一堆塵。貴賤空回首,賢愚共怆神。徒生複徒死,誰識本來人。

  觀受是苦:衆苦從何起,深知受者情。順違才領納,取舍便縱橫。有盛衰還至,無榮辱不成。怨從親裏出,哀是樂中生。王謝家何在,曹劉國已傾。悲歡幾場夢,勝敗一棋枰。事與心違背,貧將病合並。錢神呼不至,窮鬼送難行。戚戚終何益,悱悱漫不平。無求卑亦貴,知足欠還盈。若悟真空理,憂欣何處萌。

  觀心無常:妄心無著處,體相竟如何?閃閃風中燭,搖搖水上波。一家門戶別(六根),六個弟兄多(六識)。擾擾各馳競(如眼逐色,耳逐聲等),紛紛總不和(如眼不與聲和,耳不與色和等),青黃俄改換(眼識無常),動靜屢遷訛(耳識無常)。臭別香隨到(鼻識無常),甜來淡又過(舌識無常)。炎涼易翻覆(身識無常),好惡每偏頗(意識無常)。境滅心安寄,情忘智亦孤。掀翻五欲窟,搗盡六根窩。劫賊歸王化,飛禽出網羅。何當悟常住,諸妄盡消磨。

  觀法無我:諸法從緣起,初無我主張。因緣有生滅,念慮遂低昂。欲得翻成失,求閑反遇忙。畏寒冬不辍,苦熱夏偏長。貧憶富時樂,老追年壯強。有誰憎順適,若個好危亡(得失閑忙冷熱等,皆從緣生,不因我有)。自在方爲主,遷流豈是常。離根念何起,無識境還忘。內外無些子,中間有底藏。六窗虛寂寂,一室露堂堂。但得塵勞盡,居然大覺王。

  

  

《欲海回狂》全文閱讀結束。

✿ 继续阅读 ▪ 西歸直指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