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一個歹徒殺了七個孩子,殺人者該不該殺?

  居士:一個歹徒殺了七個孩子,殺人者該不該殺?

  寬見法師:“殺人者,該不該殺?”其實這個問題不確切。打個比方來講,我們國家該不該設警察局?警察局裏頭有好警察也有壞警察,關鍵是我們要做一個好警察。大家注意到,我們這兒好像沒有天王殿。大家看過四大天王嗎?你看那個四大天王,橫眉怒目啊,看到沒有?你看,菩薩是慈眉善目,金剛是什麼?這叫做忿怒相,大威德。聽得懂嗎?其實啊,四大天王,就是我們寺院的警察局。那麼,菩薩慈眉善目跟這個金剛的橫眉怒目矛不矛盾啊?不矛盾。你看,我們學校的老師教育大家,我們的醫生爲大家治病,跟警察局去抓犯人,矛不矛盾?不矛盾。關鍵你是以一顆什麼心?明白沒有?打個比方來講,警察局去抓這個犯人,是因爲恨他嗎?是因爲嗔恨他,所以想去消滅他嗎?不是,是爲了慈悲他,爲了救他,所以說才把他抓起來。這才是真正的警察,明白沒有?我們的四大天王橫眉怒目,是帶著慈悲心去橫眉立目,你看,佛也要降魔呀!但佛的降魔跟我們的殺人一樣嗎?不一樣,佛是以慈悲心來降魔,降魔是爲了救魔。而不是因爲嗔恨心要害魔。日本鬼子到中國來殺人放火,要不要抵抗?要,但我抵抗他是爲了什麼?不僅僅是爲了救助我們同胞免于死難,同時也是因爲慈悲這些日本鬼子不要造殺業,從此墮入無量無邊的地獄,這就是菩薩精神。

  在佛的本生故事裏頭,曾經有這麼一個故事:釋迦牟尼佛昔日爲船主,大船啊!載著五百商人到海上取寶,大家知道,海中有寶貝啊!這五百商人不是一般人啊,都是大菩薩的化身。但是船上有一個壞人,這個壞人一心想謀害這五百商人,然後把那個財寶據爲己有。釋迦牟尼佛有神通啊,他是船主,是船長,他有神通,他看得出這個人有壞心眼兒,想害人,但是怎麼勸他不聽:“我就是要害他,你管得著嗎?”釋迦牟尼佛一看,怎麼勸他都不行,但是一想,這個人如果殺了這五百商人,這五百商人都是大菩薩啊,他如果殺了這五百商人,將來要墮到地獄裏頭,受無量苦,永世不得出離。于是釋迦牟尼佛就生起大慈悲心,爲了救這五百商人,同時更爲了救這個壞人,使他不落地獄,甯願我造殺業,不使他造殺業。于是他把這個壞人殺死了,他因爲殺死這個壞人,不但沒有造惡業,反而圓滿了無量無邊的功德。

  但是你要記住,他不是以嗔恨心殺這個人,他乃是以大慈悲心殺這個人。他不是爲了殺他而殺他。我們警察局也如此,警察局懲罰犯人,把犯人抓起來,不是因爲恨他,而是爲了什麼?救他。你看,大家聽說過嗎?家裏頭有慈母,還有什麼?嚴父。對不對?有時候父母親也會呵斥兒女,你呵斥兒女是因爲恨他嗎?是因爲想害死他嗎?有時候甚至會打他,打屁股,是爲了想害他嗎?不是,是因爲愛他,想要使他好。所以這樣的父親是好父親,那跟一個歹徒綁架你的孩子想要害他,一樣嗎?這一點很重要。

  殺人對不對?這跟殺人沒有關系,關鍵是爲什麼要殺人,這一點很重要。

  所以佛法不能僅僅用我們自己的知見去衡量,一定要聽經聞法,否則你根本不能明白其中的道理。佛用的是慈悲心啊,不是嗔恨心。我再講一個故事:過去有一個宰相,告老還鄉,退休了,他回到家裏頭,也是一方旺族啊。當地人都很尊重他,可是就有一個小流氓,他就上宰相家裏去撒野,他就到宰相家去耍無賴,宰相不跟他計較。宰相要想捏死他,是不是像個小螞蟻似的,是不是?但宰相一想:唉呀,他不過是一個社會上小青年,我一個宰相幹嘛跟他計較啊?宰相肚裏能撐船啊,算了,不跟他計較。後來過了叁年,這個小青年因爲犯了大罪被抓起來判刑了,判了很重的刑。這個宰相,聽說這個事情之後,怎麼辦?是不是拍手稱快啊?反省自己:“唉呀!我叁年前做錯了!其實我應該對他稍加懲戒,這樣的話他就會知道錯了,有所畏懼,就不會越演越烈,最後犯下大錯。

  我們社會上的政府部門、警察部門、公檢法他們更好修行!只要他們做一個好政府官員,清淨廉明,能夠保護善良,懲戒罪犯使他不敢再犯,那麼他們功德無量!阿彌陀佛!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