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散稱爲佛種,執持登不退

  散稱爲佛種,執持登不退

  蕅益大師《彌陀要解》說,“言執持名號者,名以召德,德不可思議,故名號功德,亦不可思議,名號功德不可思議,故使散稱爲佛種,執持登不退也。”

  散稱爲佛種者,不論有心無心,稱一句南無佛,便爲成佛種子,將來緣種成熟,畢竟因斯而得度脫。如佛世一老人,到精舍,求出家。舍利弗等五百聖衆以他心道眼觀之,此人八萬劫內無善根,拒絕收留。老人恸哭而返。道逢佛陀。問彼緣何傷心落淚?老人具說前事。佛言,我度汝出家。因隨佛至精舍,佛令舍利弗收留之。爲之如法遞度。老人出家後,精進修行。不久,得阿羅漢果。衆聖弟子不解,問佛因由。佛言,此人無量劫前,曾爲樵夫,山中采樵遇虎,爲虎逼逐上樹,失聲稱南無佛一聲。今此善根成熟,值我得道。非汝等二乘道眼所知也。所以法華經說,“若人散亂心,入于塔廟中。一稱南無佛,皆已成佛道。”即其證也。

  執持登不退者,執持此一句佛號,行住坐臥,念茲在茲。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衆,現在其前,是人心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何以能夠如此?因爲人之舍現陰受生陰投生規率,唯是“先來後去作主公”的第八阿賴耶識在起作用。什麼種子最強烈,就先起現行。其他種子,自然悉皆退讓,隱而不現。何以故?譬如,心緒多端,重處偏墜。如人欠債,強者先牽故。由于淨業行人平時執持名號,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八識田中所熏變的念佛種子特別強烈,自然優先起現行。這既是彌陀慈光攝受之力,亦是行人執持佛號之力。故得彌陀聖衆,不來而來,親垂接引。行人心識,不往而往,往生西方。然執持名號,有事持,理持。事持者,謂信有西方阿彌陀佛,而不知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但以決志求願往生,如子憶母,無時暫忘。理持者,謂信西方阿彌陀佛是我心具,是我心造。即以自心所具所造洪名,爲系心之境,令不暫忘。可見理持仍不離開事持。明理而持,即爲理持。不明理而持,即是事持也。既得往生,以與佛同壽故,必定圓證叁種不退,一生便補佛位。故雲“執持登不退”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