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法華經品題略解—化城喻品第七

  化城喻品第七

  化者,神力所爲也。以神力故,無而倏有名化。防非禦敵,稱之爲城。(此是對化城二字釋義)譬二乘涅槃(如城),權智所爲也。(故名化)以權智力,無而說有。用爲教化。防思禦見,名爲涅槃。蘇息引入。(叁藏蘇息,二酥引,法華入。)實未究竟(化)而言滅度。(城)權假施設,故言化城。

  因緣者,喻如前釋。此因緣釋也。(若從機邊說,無而倏見,見已生喜,即世間益。得入蘇息,即爲人益。防非禦敵,即對治益。而言滅度,第一義益。若從應邊說,權立此城,即世界化。爲生小善,即爲人化。且除見思,即對治化,終引入大,即第一義化。)

  約教者,叁藏于涅槃生安隱想,生滅度想。通教與叁藏同。菩薩不爾。釋論雲,如父過險,一腳入城。一腳門外。憶其子故,從城入險,誓扶馀習入生死,而不以空爲證也。別教不說城如化,用城防險,從城門徑過。將城作方便斷見思惑,不說此爲極也。(極,究竟)圓教知無賊病,亦不須城,故言化城。今是圓教意,故題爲化城喻品。(圓教意者,亦從破出發,故且雲化,若開顯已,無非真實。)

  本迹者,若從機邊說,應雲,本住叁德之城,迹入化城。若從應邊說,則迹示說化也。

  觀心者,觀因緣生法,即空,是入化城。因緣即假,是出化城。因緣即中,是歸實處。又觀空即中,則了化非化,即權而實。又化城寶所,通論六即。心性本空,無不空時,理即化城。心性本中,無不中時,理即寶所也。聞此理性,能生信解,爲名字化城、寶所。圓伏五住,爲觀行化城、寶所。乃至五住究竟,爲究竟化城、寶所。

  問:化城是權,寶所是實。(既然權實不二)何意棄實從權,標名化城。答:由知城是化,則知寶所是實。故標化不失實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