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清淨梵行--發菩提心的八種功德

  體老昭明寺2月24日早開示

  八關齋戒是出家人的清淨戒律,也是出家人的清淨梵行。

  在家人沒有辦法修佛陀的清淨戒律,佛陀的清淨梵行,所以佛陀權巧方便,就像有一句話說,先以欲鈎牽,後令入佛智,先以欲鈎牽就是說佛陀用種種的方便引導衆生來學佛,佛法有分方便法,還有真實法,方便法就是給你方便,站在你的立場方便,就像師父講,給人信心,給人歡喜,給人希望,給人方便,先以欲鈎牽。你喜歡什麼,佛陀就給你什麼,因爲佛是大智慧者,大慈悲者,就像一個有錢人,他會滿足你那些貧求的欲望,很容易的,佛陀是最富貴的,具足福報的,所以他能給衆生方便,給你消災免難,有求必應,求官位得官位,求男女得男女,這就是世間種種的希求,這都是要滿足衆生的欲望,但是這些都不究竟呀,真正的佛法就是讓你了脫生死的苦海,所以八關齋戒是佛陀最真實的佛法,最真實的東西就是八關齋戒,叁歸五戒十善法界只是個方便法,只是給大家在世間消災延壽的,但是不能了脫生死的輪回,縱使你是一個信佛人,想要念佛到極樂世界,也是要八關齋戒,爲什麼?受持八關齋戒在來念阿彌陀佛,絕對往生極樂世界,得中品中生乃至上品上生,所以一個念佛者想要到極樂世界,就要靠受八關齋戒,人家說信願行,行就是實行,老實念佛,也要持戒來念佛,那是真實的佛法,所以大家能來這裏參加佛七,又能受八關齋戒,不容易,很多佛七沒有辦法現在都有了,他們只是給你來念念佛,但是他不知道,佛陀最真實的東西就是八關齋戒,唯有真實的清淨戒律,修清淨梵行,你才能得到佛法的受用。

  就像師父講:無意苦行當遠離,就是以清淨戒律,以八關齋戒爲我們修行的根本,有時你所修的就是方便,都是種種的苦修還是不真實的,所以有時你修的苦行,都是很難解脫,這個八關齋戒就是叫你無意苦行當遠離,好好持戒,就能解脫,所以這個是最真實的佛法。能好好持戒就可以遠離顛倒夢想,可以給你得到究竟涅槃成佛。所以佛陀製定八關齋戒,就是讓在家居士得到真實佛法的利益,脫離生死六道輪回的痛苦,就是八關齋戒,你要了脫生死,往生極樂世界,必須要受八關齋戒,就像在家居士最殊勝的法,就是八關齋戒,就像佛陀在八關齋戒中講:就算你供養全地球七十億阿羅漢的功德大的不可思議,你假如說供千僧齋,千僧齋就有一個羅漢不得了,何況是七十億的阿羅漢,那佛陀講,還不如好好持八關齋戒的功德大,持戒功德是不可思議,可以成佛,可以做菩薩,可以做聲聞緣覺羅漢,那你供養全地球的阿羅漢,那只是福報,福報不能了脫生死,你持戒就能了脫生死,道理就在這裏,持戒能成佛,不要把福報當成了脫生死,六祖大師說迷人迷人,迷惑的人,光要修福,不修慧,那就不能解脫,所以真正了解佛法要修慧,叁世諸佛,以波若波羅密多故得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這個很重要,佛陀來這個世間最重要的目的,就是求成佛果,究竟圓滿成佛。

  那怎樣來求成佛果,究竟圓滿成佛,根據八關齋戒就是要你明白因果,深信因果,觀無量壽經講,修行要修叁種福報,過去佛,現在佛,未來佛,都要修敬業叁福,哪叁福:就是孝養父母,奉侍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這個是人天果報。第二就是出離世間,阿羅漢,二乘人。受持叁歸,具足重戒,不犯威儀,就是聲聞緣覺的果報。第叁種就是大乘人,菩薩乘,發菩提心,深信因果,多誦大乘經典,勸念佛的進行者。意思說一個念佛的行者,應該要發菩提心,深信因果,所以我們來持戒,持戒目的,就是讓你深信因果,真發菩薩心,深信因果,就是引導你入門。師父講:信爲無上菩提本,信爲道緣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根。

  信,就是讓你深信因果,如果你不深信因果,學佛就沒有用,所以不管你是在家人還是出家人,第一就是讓你深信因果,善得善報,惡得惡報,十法界唯心所造,就像地獄,惡鬼,畜生,都是造了上品十惡業,上品十惡業就是墮落地獄,中品十惡業就是墮落惡鬼,下品十惡業就是墮落畜生,這些都是離不開你的心,因爲你這一念心,迷惑了起貪嗔癡了,造了上品十惡業,中品十惡業,下品十惡業,所以你就墮落叁途,那上品十善業就是天道,天上的人,享受天福,我們人間就是中品十善道,所以我們來人間,下品十善道就是阿修羅道,這就是叁善道,都是我們這一顆向善的心造出來的,那我們要想了脫生死,就要持八關齋戒,就像八關齋戒講,你受持八關齋戒,再來修定修慧,可以證初果須陀洹,二果斯陀含,叁果阿那含,四果阿羅漢,我們想了脫生死,那就要持,就像這個超越世間,出離世間,那我們學佛的目的,就是讓大家了脫生死,脫離六道的苦海,雖然叁善道比叁惡道快樂,但是又怎樣呢,叁善道還是有生老病死苦,你說你修行,修到非想非非想處,出世間叁世最高頂,那禅定功夫退失,又墮落生死苦海,又從天上墮下受苦,還是脫離不了生死輪回的病苦,所以最聰明的人還是要了脫生死的苦海,那才是根本之道,所以我們今天修的是脫離六道,極樂世界就是成佛的地方,我們在這個娑婆世界要修成佛,不容易,爲什麼不容易,容易墮落,因爲在這個世間光要持戒就很不容易,今天我們來昭明寺這個清淨道場持戒就很容易,可居士在家裏持戒,那有很多的阻礙,家庭的阻礙非常大,因爲佛陀要持清淨戒律,就做了一個示範給我們,他要出離他的家庭,出離皇宮,到雪山出家,持清淨戒律,修清淨梵行,才有辦法成佛。就像在家居士在家持戒不容易,只有在這裏才有辦法持清淨戒律,修清淨梵行,修行不要忙修瞎練,也不要修一些無意義的苦行,那怎樣遠離這些忙修瞎練的苦行,就是以戒爲師父,戒就是我們修行的根本,戒就是成佛的根本,成佛要以戒爲修行的根,才能修成功。

  戒爲無上菩提本,應當一心持淨戒,但是你要持戒用什麼心來持戒,師父有講,佛法第一觀念,就是深信因果,深信因果就是諸惡莫作。第二就是衆善奉行,用什麼心來修善,就是因地心,我們有戒的規範,戒爲我們修行的根,但我們要找一個修行的因地心出來,就像禅宗,爲什麼叫你要明心見性,像楞嚴經講,叫你找出自己的心,你看佛陀叫阿難找出心來,可阿難找了半天也沒找到,佛陀最後還是用八關顯現找到的,最後阿難明心見性,原來我自己也有心呀,只是無使劫以來迷在貪心上,所以就找不到,我們的心本來都有的,心佛衆生叁無差別,我們這顆心都和佛一樣,但是我們無始劫等于說有一顆摩尼寶珠,但我們這顆摩尼寶珠掉在廁所裏,怎麼也找不到,最後經過有智慧的人在廁所裏找到,但是這顆摩尼寶珠髒兮兮的,所以要洗刷,這個洗刷的功夫就是持戒,勤修戒定慧,熄滅貪嗔癡,我們每一個人都有心,可我們的心掉在貪嗔癡的糞坑裏你看多髒呀,我們衆生都是以糞坑爲快樂就像人家講笑話說,廁所的蟲,你把它放到幹淨的水裏,他就會死,但你有把它放回去他就會很快樂,這是什麼意思,衆生他是以苦爲快樂,他認爲在這五欲六塵中,在這叁界的苦海中不求出離,那我們現在因爲聞到佛法,才知道六道輪回太苦了,六道輪回就是一個糞坑,我們應該要出離這個糞坑,拿出來怎樣,還是很髒。

  就像阿羅漢出來還是很髒,所以還要修行,要發菩提心,所以你看維摩诘經。就是叫二乘發菩提心,一心行菩薩道,你才有辦法成佛,因爲你做阿羅漢還沒有成佛,你不要把阿羅漢當成究竟的佛法,究竟的佛法就是讓你求成佛果,究竟圓滿成佛了,那才是我們修行佛法的目地。所以佛陀把這個心找出來,叫阿難去悟,最後阿難悟到了我們這顆心原來和佛一樣,沒有差別,六祖大師所悟到的也是這顆心呀,想不到我這顆心和佛完全一樣,那我們爲什麼現在有差別,差別在我們有煩惱,我們的心都在貪嗔癡的煩惱裏,所以我們要找回來,那怎樣才能找回來,就是要大家天天發菩提心:“嗡菩提吉達母多叭打呀咪”。

  我弟子今天在十方叁寶面前,發阿羅多羅叁藐叁菩提心,要廣度一切衆生故,衆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這都是要你發菩提心,菩提心一發出來,就是以菩提心爲自己的因地心,修行的因地心,衆生衆生爲什麼一直做衆生,因爲一直在貪嗔癡,我們現在要把貪嗔癡甩掉,找自己本來的心,和佛一樣的心,這個心就是修行的心,這才是重點,要你去發菩提心,就是存好心,說好話,南無阿彌陀佛的好話,好好修行,用功辦到,我們就能一直走向成佛之道,就像我們每天都在講心,那有的人問師父心在哪裏,那你沒有心,你會看嗎?你沒有心你會聽嗎?你沒有心你會彼此嗅嗎?這個香那個不香,你沒有心你會說話嗎?我現在一直在說話給你聽,講話給你聽,這是誰在講話,假如你會嘴巴在講話,那死人爲什麼不能講話?爲什麼死人不會聽?爲什麼死人不會看?爲什麼死人燒那麼好的檀香他沒有反應?那到底是誰?其實就是我們的心那這心不是找回來了嗎但是我們的心有真心,妄心,佛陀是讓你用真心,不是用妄心,不要用貪嗔癡的心,把貪嗔癡的心甩掉,用真誠心,孝順心,知恩報恩的心,大慈悲的心爲我們自己的心,就像我們孟子講:人之初性本善,這句話要記住,性本善就是佛陀所說的,所以儒家和我們有一些都是相應的,就是我們本性是善良的,那有的人爲什麼本性一直在貪嗔癡,不善良,都是我們的妄心,但是你要記住真和妄,是一體兩面的,就像我們的手心就是真心,手背就是妄心,差別就在一念之間,一念悟了就是真心,一念迷惑了又在貪嗔癡,但是大家要存好心,你要說好話,南無阿彌陀佛的好話,所以爲什麼過去的佛也叫你念佛,道理就在這裏,叁藏十二部經典,濃縮起來,就是一句阿彌陀佛的好話,就是讓你要修行,所以大家要記住,你要去悟這顆心,這顆心一悟了,戒自然就成就了,本性的戒,本性的定,本性的慧,這個戒定慧就是我們的心修持的。

  所以我們是修這個的,存好心,說話話,做好事,就是讓你去修最好的好事,勤修戒定慧,熄滅貪嗔癡,把貪嗔癡舍掉,那戒定慧是誰,波浪是貪嗔癡,波浪一消滅,一平靜就是回複清淨的水,所以大家不要怕貪嗔癡,他原來是假象,因爲你不認識假象,所以你被他所迷惑,所以就跟他相應,迷失原來清淨的水,水就代表真如的本性,波浪像代表衆生相,貪嗔癡的相,所以你要去認識他,認識什麼是佛相,什麼是衆生相,什麼是魔相,魔就是波浪相,魔就是貪嗔癡相,所以叫做魔,這些都不離開我們的心,所以心最重要,無量壽經講怎樣念佛,發菩提心,一心專念阿彌陀佛,就是要找回自己的心-菩提心,很重要,如果你能用菩提心,能得到八種功德:

  第一種就是受生的利益,發菩提心得到四種功德,一個是種子乘,以菩提心爲種子,二是生母勝,波若智慧爲生母,叁是胎藏勝,大禅定的快樂爲胎藏,四是乳母勝,大悲心爲母故,來長養我們的心,你看菩提心那麼重要,所以你不找回自己的心你會很吃虧,找回自己的心也不要貪嗔癡不要打妄想。

  第二種就是出家的功德,維摩诘經講,在家人能發無上菩提心,就是在家的出家人,如果在家居士不能出家,那你能發菩提心,佛陀就承認你是在家的出家人,雖然身沒有出家,但是你的心已經出家!恭喜諸位因爲你不搞貪嗔癡,你的心是菩提心,所以你就是在家的出家人,在家的出家人早安!你就是佛陀的真實佛子,各位在家的真實佛子早安!你發菩提心得到出家的功德!

  第叁就是具足佛法發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心!能發無上菩提心的人,一切佛法都具足!就是發心要成佛,用個比喻:就像一個人拿著弓箭射這個大地,箭箭都能射中,發菩提心絕對成佛,意思就是讓你存好心絕對成佛。

  第四就是入劫超劫的功德,很多人說常嫌叁大阿僧祗劫才能成佛,有沒有辦法,不曆僧祗,就超叁大阿僧祗劫成佛,那你就要發菩提心,才有辦法超越叁大阿僧祗劫成佛,把成佛時間表縮短,大家要不要,要,要用好心,菩提用得好,真誠、平等、正覺、慈悲、孝順、感恩,大家要記住。

  第五就是十方一切佛來給我們授記成佛,就像我們剛才念的“嗡菩提吉達母多叭打呀咪”。

  還有我們向佛前發願:我要渡衆生,那就恭喜大家,十方一切佛給大家授記成佛,就像我在十方佛法聖叁寶面前發願,要廣度一切衆生,度衆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凡我所修,六度萬行等一切皆爲證得,發阿羅多羅叁藐叁菩提心,我今以文殊菩薩、普賢菩薩、觀音菩薩、地藏菩薩、諸尊菩薩摩诃薩、摩诃波若波羅密同願同行,願阿彌陀佛證明正知,大家要真正去發這個菩提大願,那就是菩提心,菩提心就是阿彌陀佛的四十八大願,大家記住,菩提心是一切佛的種願,那阿彌陀佛就是別願,釋迦摩尼佛有五百個大願,菩提大願就是四弘誓願,也就是菩提心,我們這個心就是心願,心就是願,願就是心,師父常講發菩提大願,就是告訴大家發菩提心,這就是名詞不一樣,給大家講清楚,大家就了解了。

  第六就是能轉女身,女衆要轉男身才有辦法修行。

  第七往生上品,恭喜大家將來往生上品。

  第八就是遠離所有的災難。大家的災難全部遠離,阿彌陀佛!

  

  

《清淨梵行--發菩提心的八種功德》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