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常、無我,大悲、大願——佛指舍利的啓發
釋昭慧
迎請中國陜西法門寺佛指舍利,這是臺灣佛教界的一大盛事。就佛教徒而言,它是可資緬念聖德的一點具象依憑;就非佛教徒而言,它是重要的曆史文物;就臺灣社會而言,在盛況空前的儀典與龐大的迎瞻隊伍之中,我們已看到了它的“新聞性”。就賭徒而言,星雲大師說得好:要依佛指舍利來求取明牌,一定不會“樂透”,而會“苦透”。
91.02.26 迎佛指至叁峽金光明寺,昭慧法師與諸長老尼參與恭迎主法典禮。
佛指舍利所可啓發者,也許可以比上述事項更多。《佛說力士移山經》中有一段記載:
一時佛與千二百五十比丘遊行于拘夷那竭國,見其國臣民皆出雲集,原來去此不遠,有大石山,方六十丈,高百二十丈,妨塞門途,行者回礙。有五百個“膂力世稱希有”的大力士同心齊喝,並勢推移,結果力盡自疲,不得動搖。由于音震遐迩,乃引來黎民之輻湊共觀。佛陀于是前去,以右足大指蹶舉山石,再以右掌捏成一抟,叁轉置于虛空,去地四丈九尺,還著掌中,以叁指捏成沙屑。時諸力士見佛神變,目瞪口呆,于是問道:這是佛陀乳哺之力(天生的力道),還是神通、智慧、意行之力?佛答:這只是乳哺之勢。
緊接著,佛陀一一回答:如來的乳哺之力、神足之力、智慧之力、意行之力,是何等的钜大,而且後後超乎前前。力士再問:還有沒有超過它們的力量?世尊告知:這一切力,不比“如來十力”廣遠難限。而這十力,雖然已是強盛之極,卻還抵不上“無常”之力。即連如來十力如此殊勝,但“無常”力仍然勝過于我。如來色身,當歸壞敗。如來將于今晚夜半時分,在此滅度。
于是佛說偈曰:
“法起必歸盡,興者當就衰,萬物皆無常,慮是乃爲安。”
如來色身也一樣順應著“無常”法則,會歸敗壞。如來早已涅槃,而且火化殆盡,只留下幾分遺骨(佛指舍利是其一分),在無言地向我們叮咛著這項鐵則:能夠體會因緣生法的興衰無常,就不會錯誤期待“永恒福樂”的到臨,而帶來不遂己心的痛苦了。如是思慮“無常”法則,就能豁達開朗,安常處順了。這就是佛指舍利可以提供給我們的一項重要啓示。
其次,《增一阿含經》有一段記載:
一時佛至忉利天爲母說法,叁月之後返回閻浮提僧迦屍池水側,蓮華色比丘尼搶先來到,欲先見佛;爾時尊者須菩提在羅閱城耆闍崛山中,于一山側縫補衣裳,原亦欲往問訊禮拜如來,再一思維:一切諸法皆悉因緣和合,沒有常恒性(無常),沒有獨存性(無我),是謂“緣起”。見緣起即見法,見法即見佛。于是不起于座,默思諸法之無常、無我性。當蓮華色因先見佛而雀躍之時,佛告大衆:“須菩提先見我身。”
這就是後來《金剛經》所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的深意。吾人恭迎佛指舍利之同時,不妨依佛指而憶佛言,體味“緣起無我”的佛家智慧,否則若處處以自我爲中心,向佛指舍利求財、求福、求富貴、求權勢,那麼,就算是生在佛陀時代,與佛陀肉身對首相迎,也會睹面錯過的。
體會著“無常、無我”的法則,我們不妨進而修學佛陀的“大悲、大願”,用以利濟衆生。在此姑舉一位以肉身守護佛指舍利的“大悲、大願”之典範——良卿老法師(參見商成勇、嶽南著《萬世法門》,頁一五二~一五六)。
一九六六年夏,文革浩劫開始。一個黎明,數百名紅衛兵向法門寺擁去,將珍貴的佛像、文物、史料一概砸爛。大隊人馬又開到業已封閉千年的佛指舍利寶塔之下,輪番以鐵鍬、鋤頭向地下劈去。眼見寶塔中心已挖出約半人深的大洞了,此時,八十歲住持良卿老法師再也無法沈默,前來阻攔,卻被打得鼻口流血,頭皮青腫,昏死過去。幾人將其連拖帶拉,扔到塔後空地。
酷熱與劇痛使他轉醒過來,他一拐一瘸走向大殿,穿上五色木棉袈裟,在香案前對殘缺不全的佛像膜拜之後,將平時照明用的煤油澆在身上,然後走到寶塔之前,引火自焚。大火升騰不止,紅衛兵們見到這幕悲壯場景,個個目瞪口呆,在極度驚恐不安中,扔下工具四散而去,法門寺乃浩劫余生,佛指舍利(以及地宮所有珍希文物)因此有幸保全于世,得以延伸出今日的莅臺勝緣。
在良卿老法師的身上,我們看到了不畏強權暴橫,大悲、大願的典範。在佛指舍利塔前,他體證了“諸法無我”——不是企求舍利福佑于我,而是爲法忘軀,以身殉道,留下佛指舍利,以對世人作那無言的“法”之昭告!
九一、二、二叁 于尊悔樓
——刊于九十一年二月二十四日《自由時報》“自由廣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