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觀察到自己正處于煩惱或是沮喪時,應該如何對治?

  問:觀察到自己正處于煩惱或是沮喪時,應該如何對治?

  答:如果現在正在煩惱,就針對引起煩惱的問題好好思考一下:「煩惱能夠解決這個問題嗎?」當然不能,因爲如果能解決,爲何要沮喪?努力解決才是當務之急,而且還要很高興有辦法解決這些問題,而不是煩惱和沮喪。如果是無法扭轉或解決的問題,就不需要沮喪,因爲問題若是不能解決,事情也就已經結束,而已成定局的事情,其實也只如一場夢,沮喪也無濟于事,所以最好將它放下,當下不需要再追隨著它煩惱。

  用回憶來傷害自己,是人類最大的缺點,往往也是沮喪和煩惱的來源之一。比如別人講了一句讓自己聽了不高興的話語,對方離開後,我們就邊走邊回憶剛剛對方說話時的用語、神態、氣氛等等,再次將自己置放于當時不愉快的情景中,這時,火氣又開始上升了。回到家中,仍然藉由回憶,讓同樣具傷害性的思惟一再重演,例如他剛剛是這樣講、那樣講。如此火上加油的自導自演,不斷地傷害自己,持續的瞋恨情緒將自己折磨得非常疲累,心有不甘。

  可是靜下來想想,自己生氣,真的是因爲對方有那麼大的殺傷力嗎?不是,大部分真正的罪魁禍首是自己,是因爲我們拼命的回憶。這好比別人拿一把刀,告訴我們:「你應該在身上砍一砍」,然後在我們身上稍微劃一下,又說:「你只要這樣砍,就會有血流出來。」便把刀交給了我們。隨後,我們就邊走邊用刀劃破自己的身體,然後還告訴自己:「這是那個人拿刀在傷害我,而不是我自作自受。」過了一段時間,便忘記了這件事,直到有一天,突然看到這個人,就又拿他當時所講的話重新傷害自己。就這樣,不斷回憶,重複傷害,到最後,我們又會告訴別人,抱怨這一切都是他造成的。這可能也是一種無始以來所累積的傷害、煩惱別人的業力,而在今日成熟的報應,要不然這是非常不合邏輯的,對不對?

  這個就是産生煩惱和沮喪的模式:我們的後一念隨著前一念的情緒起舞,念念相隨,緊抓不放,窮追不舍。其實一件事情,無論好壞,既然已經結束了,就不值得再去追隨,因爲已經是一個夢。因此,要學會忘記所有過去的那一剎那,知道那一剎那如夢如幻,然後對未來去努力。

  事情發生了,就要放下。如果放不下,就要學會不自欺欺人,要告訴自己:這是我拿著一把刀,持續在傷自己,而不是別人在害我。對治的方法就是如此:解剖它,理解它,然後放下它,向前看,面對嶄新的未來。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