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抛棄苦」和「知道苦不是真實存在」有何不同?

  問:「抛棄苦」和「知道苦不是真實存在」有何不同?

  答:如果「想抛棄苦」的原因是「不想受苦」,就必須知道「苦不是真實存在」,這兩者並不沖突,甚而相輔相成。一味地想抛棄苦、躲避苦,只會苦上加苦,因爲苦想丟也丟不掉,關鍵是要理解它的來龍去脈,也就是理解「苦是怎麼造成的」,才能知道「苦不是真實存在」,也才能「不受苦」。

  所有的苦,源自于不善的業力,而這些不善的業力,是因爲傷害衆生而來,所以要淨除業力必須對衆生具備慈悲。但是如果執著一切的存在是實有,又會形成「法」有「我」執,而導致起初雖然說要慈悲衆生,但是到最後往往會變成慈悲自己;又或是行慈悲的過程中,遭到一些逆緣時,我執又會出現。所以若是不證悟空性,無法破「人我執」和「法我執」,也無法進入佛的境界。

  因此,若是想明白「苦不是真實存在」,必須依靠空性,有了空性,才可以不執著于苦而受苦,衆生則是執著于苦而受苦。兩者好比做惡夢和已經從夢中醒來的人,對惡夢的感覺會有所不同,因爲已經從夢中醒來的人,可以從尚在睡夢中的人的表情,體會他所感受的痛苦,但是不會跟著他受苦,因爲他知道那是一場夢。同樣的,當一個人證悟空性,也就是理解勝義菩提時,才能真正的抛棄苦難。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