甯瑪巴噶陀傳承源流
藏傳佛教始于吐蕃王朝第二十八代國王拉托托日列占時期。公元629年,第叁十叁代國王松贊幹布于唐太宗貞觀年間,與中國唐朝及尼泊爾王室聯姻;唐朝文成公主與尼泊爾赤尊公主被迎請入藏時,嫁妝中各有一尊釋迦牟尼佛像及大量佛經。爲了安置佛像與佛經,並爲了調伏古地形學說中認爲西藏地形猶如女羅剎惡魔的說法,藏王松贊幹布興建了以大昭寺、小昭寺爲主共108座寺廟;此時雖然興建了衆多寺廟,卻尚未有西藏本土的出家僧侶。于此同時,松贊幹布也派遣許多人留學印度,學習梵文和巴利文。其中一位大臣吞米桑布劄,創造了目前所使用的藏文,影響後世西藏佛教及文化甚爲深遠!
到了第叁十八代國王赤松德贊時,頒诏崇佛,特地迎請堪布菩提薩埵(印度薩霍爾王之子希瓦措)、蓮花生大師及許多佛學專業人才到西藏,修建西藏曆史上第一座仿造印度古廟沃丹達波寺的形式,揉合漢、藏、印叁種建築風格于一體的桑耶寺。
藏王赤松德贊並從印度、尼泊爾各地迎請佛教學者,培育翻譯人才,大量翻譯佛經。而以毗盧遮那大師爲首的七人預試出家之後,藏族有叁百人相繼出家,初建僧團,佛法在藏地于是大興!
從蓮花生大士至藏地弘法利生開始,曆代傳承上師依次傳至噶陀傳承祖師旦巴德協,佛教有如不斷盛開的蓮花般傳遞綿延,其傳承如下:
蓮花生大師
堪千菩提薩埵
貝瑪密劄
毘盧遮那
玉劄甯玻
釀譯師佳納咕瑪納
巴解耶希
努千尚吉耶西
元旦賈措
釀喜繞秋
益西冏涅
(此以下叁位爲甯瑪巴有名的稣氏叁尊,是密部經藏叁大佛學家)
稣玻切‧釋迦冏涅
稣瓊些拉劄巴
稣釋迦辛給(又名:桑答足菩巴)
將頓卓偉衮布
噶陀傳承祖師 旦巴德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