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西藏佛教的派別

  西藏佛教的派別

  藏傳佛教大致可分爲四大教派,即甯瑪派、噶舉派、薩迦派、格魯派。

  

  一.甯瑪派(俗稱紅教)

  以九乘次第而聞名的藏傳佛教舊譯派系名。最初在公元八世紀中葉,吐蕃王朝赤松德贊時期,由印度翻譯傳入藏地,經印度佛學家白瑪炯涅加以弘揚。白瑪炯涅也就是蓮花生大士,他是藏傳佛教的始祖,若沒有他,可謂就沒有今天的藏傳佛教。據曆史中記載,當時在西藏盛行本土的一種巫教,所有的藏民,尤其是王朝裏所有的大臣幾乎都信奉該教。因此,令他們改信佛教是一件很棘手的事情。後來決定以辯論和較量神通的方式來裁決國教,佛教在較量中大勝,使對方退出其原來的國教地位,逐放到西藏邊遠地區。從此佛教取代了西藏本土的原始宗教,傳遍了整個西藏,使西藏變成了所謂的佛教淨土。

  該派著名六大寺廟:

  1.噶陀寺 2.白玉寺 3.佐千寺

  4.多紮寺 5.敏珠林寺 6.雪謙寺

  

  二.薩迦派(俗稱花教)

  十一世紀中,坤·衮卻傑玻倡建薩迦寺,創立以道果論爲法要的藏傳佛教一派系名。後經薩迦班欽等薩迦五代祖師弘揚,並有僧俗兩系傳承,至十二世紀薩迦班欽、八思巴叔侄與蒙古皇帝締結法緣,因此薩迦法王成爲西藏的統領,直到十四世紀中葉止。此派著名有叁大支派,即薩派、鄂派、察派。

  

  叁.噶舉派(俗稱白教)

  「噶」意爲「佛語」;「舉」意爲「傳承」。傳承金剛持佛親口所授密咒教義的教派,是藏傳佛教派系之一,在十一世紀由大譯師瑪爾巴所創立。該派在西藏分爲兩大支系,由瓊波克珠所傳者,名香巴噶舉,這一系在十五世紀已沒落;由瑪爾巴譯師所傳的名達波噶舉。

  達波噶舉後來發展出四大派系如下:

  1.噶瑪噶舉 2.采巴噶舉 3.跋絨噶舉 4.帕竹噶舉

  其中帕竹噶舉一系又分出八小派,即:

  1.直貢噶舉 2.達隆噶舉 3.竹巴噶舉 4.雅桑噶舉

  5.措普噶舉 6.休色噶舉 7.耶巴噶舉 8.瑪倉噶舉

  

  四.格魯派(俗稱黃教)

  宗喀巴·洛桑紮巴大師在十四世紀所創藏傳佛教派系名,主張顯密講修結合,此派所著袈裟和僧帽均爲黃色,故稱之爲黃帽系。

  該派六大寺廟爲:

  1.甘丹寺 2.哲蚌寺 3.色拉寺

  4.紮西倫布寺 5.塔爾寺 6.拉布楞寺

✿ 继续阅读 ▪ 喇嘛的分類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