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珍貴的百年一餐
佛陀降臨世間,在印度轉了叁次的大*輪,還有無數無量的小型傳法,示現不可思議的教法,宣說生命究竟解脫之道,使我們受到法益,讓我們可以依據他所宣說的教法來修行。我們現在有機會連接釋迦牟尼佛的教法,不知是累積了多少資糧的福報成熟在今日!遇到這種難得的機會,就像「一百年的一餐」。不說一百年,如果一天當中只能吃一餐,那麼我們一定會很珍惜這一餐,連掉下來的一顆小小米粒,都會撿起來吃。所以百年中的一餐已經到來,在佛陀降臨這世間弘法時,我們要好好把握這樣難得的機緣。如果這時候不把握這樣的好機緣,那麼和佛沒有降臨的黑暗時期是一樣的。就像現在雖然佛降臨了,佛法也還存在,但大部分的人還是沒能真正修學佛法。
其實進入佛門修學,是要學習讓自己的身口意,轉換成佛菩薩的身口意,但是這對凡夫來說,短時間內非常困難。所以,不要以爲靠這些大師們的加持力,就能讓凡夫的所有妄念馬上轉換。沒有這麼快,這要兩個人的因緣相互連接,才能慢慢的轉換,也就是必須自身肯下功夫努力,上師們的慈悲才能對自己産生真正的加持力。
我們當然不希望自己是一個泡沫教徒,因爲這樣對我們今生沒有任何好處,對來生更沒有幫助。按照佛法來講,如果心不如法,修行也就會不如法,法反而成爲進入地獄的種子。世俗者難免無法不貪、不瞋、不無明,也有嫉妒跟傲慢。可是作爲修行者,所學的每一點、每一滴,都是針對自己內在的五毒,都是在修正、改掉這些讓我們墮落的貪、瞋、癡、嫉妒、傲慢。所以我們應該經常去思考,在這當中應該怎麼拿捏?
我們每個月都上好幾堂課,一年、二年、叁年長時間的來聽聞佛法,慢慢的能夠在心性上真正的産生作用。西藏有一個比喻:一般染布是用白布染,有時染料放錯了,將布取出來時,雖然不能染成想要的顔色,可是總有點顔色染在上面,不可能比放下去之前還白。我們以暇滿的人身東奔西跑,爲的就是找到一個好地方如法修行,真實的投入,有了這樣一個信仰後,必須讓佛法在我們的心産生作用。如果對心沒有産生作用,這與世俗的學問又有什麼差別呢?世俗的學問還可以在世俗上用一用,可是當佛法對心沒有産生效果時,就連在世俗上也沒用,到最後只變成拿來批評其它佛教徒的工具。自己沒有照著佛理去做,又要說別人,結果就會被別人譏諷,當成笑話,因爲你約束別人,別人也會約束你。
例如我們所講的人生無常,包括佛菩薩的無常、聖人的無常,以及大地萬物的無常等等,可以講很多的道理,可是這不需要講太多,因爲一個地震,便可以發覺很多人突然往生;車禍意外、天災人禍也常常在我們旁邊發生。所以無常的重點不在講說,而是需要去觀察,從觀察當中,生起真正的慈悲心。如果沒有非常真實強烈的慈悲心,很難讓自己的本性有所改變,因爲我們常常會約束別人,不會約束自己,導致所做的一切佛法都變成罪過。
作爲一個佛教徒,常常觀察自己的身、口、意,是非常重要的,要不然常說要利益別人,甚至要利益天下所有一切衆生等等,便成了空談。在無法約束自己的身、口、意時,利益衆生似乎變得非常遙不可及。所以很多時候,我們的菩提心如果沒有真實地在內心生發,就會變得麻木不仁,這種人叫做「佛油條」、「佛油子」。我們絕對不能做佛油子,因爲現在是濁世來臨,我們已經很難有一個好的因緣來學佛。即使目前有,但是當好的因緣結束後,若沒有一個好的因緣來連接,那暇滿人身不就白白浪費掉了嗎?
學佛時,正知、正念是非常重要的,也就是我們自己心態上的轉換很重要。以上所講的種種道理,不要聽過就忘記了,希望大家能夠真正放在心上,一再的思惟、修持,能夠從內心中産生正知正見,生起出離心,將心念轉向正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