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人道的痛苦(二)

  人道的痛苦(二)

  4.死苦:

  生老病死的四大苦中,死亡之苦雖然是放在最後,但其實是隨時都有可能發生在任何人的身上。有句話說「棺材裏裝的不一定是老人」。有些人出生就死了,有的人在幼兒、童年的時候就夭折了。有人在壯年的時候,遭遇不測,一下子就走了。也就是說,人會在任何可能的時期,因爲任何可能的因素,在不同的死亡方式中結束一生的生命。只是,每個人生命的長短和死亡的狀態,會因爲業力因果而有所不同,他所受到的死亡痛苦,也會隨著有所差別。

  死亡對現世活著的人,是一種無法經曆的經驗,因此死亡的痛苦,對活人來說是陌生的。當死亡來臨的時候,除了肉體上不斷變化的痛苦之外,最嚴重的是意識上的恐懼和慌亂。因爲一般人要面臨死亡的時候,多生累劫的善惡,會成爲決定投胎到何處的因素。

  有人不相信輪回的說法,認爲佛教用善惡果報和輪回的關系來恐嚇人。其實,不管接不接受輪回的觀念,或是信仰任何的宗教,善惡因果和生死輪回都是不能避免的事實,只要是具有生命的衆生,必然要面對這個事實的存在。

  5.怨憎會苦:

  我們在生活中,常常會遇到對自己不友善,甚至會傷害我們的人。有時候,自己所擁有的財物或其它的一切,常常會被周遭的人侵害、偷盜和搶劫,心中除了沒有安全感之外,還會有恐懼心。此外,自己不喜歡的人、害怕的事物,我們卻不得不和他們在一起,無法遠離,這些就是「怨憎會苦」。

  6.愛別離苦:

  「愛別離苦」和「怨憎會苦」正好相反。我們所喜愛的親人,常常不能和我們好好的相聚,因爲世間的無常和輪回的變化,必須要生離或死別。不論是親如父母子女、兄弟姊妹,乃至親朋好友,都很難不接受這些痛苦。有時候,自己所擁有的種種財物或所喜愛的事物,也無法永遠享用,在無常或死亡來臨的時候,也都要離開自己。這些就是愛別離苦。

  7.所求不得苦(求不得苦):

  人的一生都是在追求舒適與安樂,追求好吃的食物、舒適的房子、高等的學曆、響亮的名聲和富足的財物等等。在追求的過程中,大多數人都非常非常辛苦。辛苦的結果往往也會有所收獲,但是,也有很多不是有求必得的。

  辛苦不一定有所得,但也有人辛苦一輩子,雖然得到想要的一切,卻常常反受其害。就像有些大富翁因爲太富有而遭人綁架,高官因爲政治變遷,落爲平民,或變成囚犯。

  很多無常的變化,使得「所求不得」(求不得)是一種痛苦,連「所得」也是一種痛苦啊!但是,如果各位是爲了追求出離輪回之苦而受苦的話,當然,這種苦一定會讓你有所得的,因爲在正法中爲修行而受苦,所得到的是永遠不會消失的福報。

  8.所惡臨身苦:

  自己不喜歡、厭惡的事,常常會降臨在自己身上,稱爲所惡臨身苦。世界上所有的人都不喜歡痛苦,雖然不喜歡痛苦,可是偏偏要承受許多痛苦的事。人因爲業力的關系,有人出生在貧苦之家,不得已要做別人的傭人。有人不願意去做壞事,可是遇到壞人逼迫,不得不犯法,最後也會受到法律的製裁。有人不喜歡殺人,可是戰爭爆發,身爲戰士,也會被迫殺人。世間上種種的事情,有太多不是自己所樂意的,但卻必須去面對,去接受,這就是「所惡臨身苦」。

✿ 继续阅读 ▪ 阿修羅道之苦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