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壽命無常(二)

  壽命無常(二)

  思惟各種比喻而修無常

  四季的轉變也是無常的。我們看到春天的嫩芽和鮮花,夏天的綠草和翠林,到了秋天,花兒謝了,草枯了,大地就開始變了色。當冬天寒風冰雪來臨時,青綠的山林全都幹枯了。到了第二年的春天,植物又重新長出了嫩葉。大自然的一年四季,就是這樣循環著,和我們生老病死的循環一樣。

  每個家庭的祖先們傳宗接代,除了我們現在的親人以外,祖先不都往生了嗎?甚至和我們最親的父母、兄弟姊妹,也有很早就離開世上的。

  從國家曆史來說,每個國家在每個朝代所建立的莊嚴宮殿,所征服的領土、所統治的人民,隨著改朝換代,宮殿大都成了廢墟或黃土,所有的輝煌燦爛都成了過去;偉大的帝國,到現在只留下很多古迹和曆史文物,讓我們研究、欣賞、憑吊而已。

  不只是家庭和國家的曆史是無常,個人的人生際遇也是一樣無常。人都是在悲歡離合、苦樂不定中渡過一生。在這一生中,有的人前半生富貴,後半生落魄;有的人前半生貧賤,後半生卻很安樂。隨著因緣和福德的變化,人的一生就這樣起起伏伏。

  所以,在變化不定的人生中,自己身邊的父母、兄弟姊妹、夫妻、親戚、朋友,都會隨著無常變化,和我們聚散匆匆,分分合合。如果我們不珍惜這些因緣的話,相聚時的快樂時間,也是很短暫的。

  有時候,原先是我們的敵人,後來卻成了我們的朋友;原本是作惡多端的人,後來一念向善,精進修行,最後也會成爲大成就者,像密勒日巴尊者的一生一樣。

  

  思惟死亡因緣不定而修無常

  衆生有種種不同的死亡因素,有人因爲年老而死,有人因爲生了不同的疾病而死,有人因爲遭受不同的意外災難而死,有人因爲大自然的災害,如大地震等而死亡;有人則因爲犯罪而被處死;甚至有人不愛惜生命自殺而死,種種死因難以預期。

  人類對自己生命的長短也難以預知,有的還沒出生,就死在母胎中;有的則是一出生就死亡了。死亡的場所也無法預知,有的在空中墜機,有的遇到海難,有的在路上發生車禍,有的客死他鄉。種種無法預知的死亡因緣,常常在等待著我們啊!

  死亡的因緣是這樣的無常,死亡的時候,又要一個人孤單的面對。不論是多麼偉大有名的人物,或是沒沒無聞的販夫走卒,在死亡面前是一律平等的!

  既然死亡的因緣隨時都會降臨,不論我們現在享有多少的名聲與財富,享受多少的溫情與快樂,如果知道死亡的無常是這麼迅速,又無法控製的話,那就要常常提醒自己:所擁有的一切,只是暫時的,不值得爲財富與權勢而驕慢,不需要沈溺在世間的幸福與快樂中。

  我們這裏所講的無常,包括外在宇宙星球的無常、佛菩薩肉身的無常、聖人的無常,還包括人世間因緣和大地萬物的無常等。在這裏可以講很多無常的道理,但這許多的理論,比不上一個大地震帶給大家的體會來得深刻。許多房屋倒塌,道路、橋梁斷裂,山丘崩塌,平常美麗的景象,頓時成爲人間地獄。很多人突然在剎那間死掉,在我們的身旁消失;一時之間,很難讓人想象會發生在我們身上啊!「無常」,不需要用講解的方式,不需要太多的理論,從日常生活當中就可以深深體會了,不是嗎?

  

  釋迦牟尼佛說過,如果常常修無常,把無常的觀念放在心中,念念無常,就等于已經供養了十方諸佛菩薩,諸佛菩薩會因爲你修無常而感到高興。時常修持無常的人,更會得到佛菩薩的加持。佛陀說過:在所有佛法的修行中,修無常是最殊勝的。

  如果自己已經進入佛門,以修行人自居的話,就要時時憶念無常,觀想行住坐臥的一切行爲,都是這一世最後的作爲;口中所說的,也是這一世最後說的話;內心所想的一切,也是這一世最後能想的。以前噶當派的修行人,在每天晚上睡覺前,都會以無常做警戒:不知道自己明天還會不會醒來?而早上起來,會很高興自己還活著,還有生命可以修行!

  所以,對無常、死亡有徹底認知的人,自然會放下對今生世間一切事物的貪愛執著,會對正法生起不退轉的信仰,不間斷的精進修持。所有的成就者,也都是因爲對無常有清楚的了解與修行,才能得到圓滿的成就。

✿ 继续阅读 ▪ 輪回之苦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