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離世間
前言
修習任何法門首重出離心,有了正確的出離心之後,才會真正爲脫離輪回而開始實修,也才能對脫離輪回之苦,有真實的幫助。而出離心的主要涵義,是指內心對輪回中的種種放下執著,並非強調身體離開某一個環境。因此,不論是小乘、大乘的顯宗或密宗,都必須從「暇滿人身難得」、「壽命無常」、「輪回過患」以及「因果不虛」等等根本基礎開始認知學習。因爲當我們對這些義理的內容都明白了,並且打從心底接受認同以後,才能發出真正的出離心,將心念轉向修行。
觀修「暇滿人身」難得,會讓我們珍惜所得到的生命,對待自己的人身如同渡海時的船只,依靠它好好修行,希望能渡脫輪回的苦海,成就今生和來生的利益。
觀修「壽命無常」,能使我們從觀察自身壽命的無常,進而明白萬事萬物也都是在時刻變動之中,沒有任何永恒的存在。一方面讓我們學會接受事物和生命的無常,不會過于貪執愛戀自己的生命以及親友、世間財物,同時也能在面對世事的無常時,不會過于失望或痛苦。另一方面,能讓我們更加珍惜當下所擁有的短暫生命,善加利用來作有意義的善行。
觀修「輪回過患」,能使我們明白六道輪回的痛苦。如果能理解輪回即是痛苦,一方面能讓我們對其他衆生産生慈悲心,另一方面,能讓我們在日常生活上,遇到大大小小的痛苦時,會思惟:這些困難比起無始以來所經曆的輪回痛苦,輕微得多了。所以你會更有信心去面對現實的痛苦,更有智慧處理四周的事物,當然也會生起離開這種痛苦的決心。
理解「因果關系」,會讓自己對行善或作惡,有明確決擇的判斷力。如果真的能夠好好的觀修因果關系,深信有因必有果,那麼你對于生活上所遇到的一切順境與逆境,都會感到很踏實。此外,因爲對因果有所理解,所以會盡力行持善法,避免造下惡業,同時對于生命的意義與究竟解脫的追求,才會有強烈欲望,也才會想依靠善知識,學習很多善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