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54 以佛法指引人生

  以佛法指引人生

  今天是青年節,是屬于年青人自己的一個節日,也是春天開始降臨喇榮的時刻。經曆了漫長而灰色的嚴冬,這遼闊無邊的雪域大地終于換上了鵝黃嫩綠的春衣。久違了的小鳥也紛紛從冬天築就的厚厚的草窠當中探出頭來,引頸婉轉一下憋了一冬的嗓子,于是我也能在它們清脆的啼鳴裏盡情吮吸春天的氣息。

  畢竟是春天!這幾天來喇榮的年青人一撥又一撥。他們利用七天的假期到學院,要麼朝山,要麼拜佛、繞壇城,當然更多的是來參學佛法。于是滿山遍野的嫩綠草叢中,便時不時冒出他們青春活潑的亮麗笑臉。

  春天是真的來到人間了。當活潑可愛、一臉朝氣的石偉來到我眼前,跟我講述她在大學畢業前夕,終于了卻心願來到學院的前後經過時,這種感覺在我心中便越發強烈起來。

  

  我出生在遼甯的一個偏遠農村,父親是位教師,母親是個農民。全家生活拮據,幾經周折,家境才慢慢好轉起來。因爲我是家裏最小的孩子,而且體弱多病,所以父母和兩個姐姐都非常疼愛我。小時候也沒有吃過什麼苦,還養成了懦弱而又任性的性格。

  一九九七年,我考入了位于四川成都的西南交通大學。大學的生活是充實而自由的,除了學習專業知識外,我們有更多的時間可以用來接觸社會、認識社會。在與其他同學的交往中,我逐漸意識到了自己有很多弱點,比如懦弱、自私、狹隘、自我封閉等等。爲此我積極參與各種社會活動,試圖融入周圍的群體,不斷改進自己的缺點。在這一過程中,自己也確實取得了一些小小的進步,但在更進一步面對這個社會時,我卻越來越感覺到這是一個非常龐大、複雜且不可思議的群體。形形色色的人在這個圈子裏幹著追名逐利、爾虞我詐、甚至不擇手段的種種事情,但每人臉上卻俨然都貼著一幅“我是好人”的標簽。爲此,我常常感到茫然和失落,感到自己的命運像風中的一片落葉,被社會這股飓風吹得無所適從。

  二○○○年,通過朋友我認識了一對年青戀人,想不到這兩位從此便成爲值得我終生尊敬的朋友。男的高高大大、寬厚仁慈,女的則是比我早幾屆的師姐,而且又是同鄉。剛一開始接觸,我就覺得他們別看外表平凡,實則與衆不同。他們身上沒有現代人常有的那種浮躁感與功利欲,總是帶給人一種平靜、從容、自然、祥和的感覺。從一開始交往,我就喜歡上他們了。這或許是緣分,讓我在異地他鄉認識了與我的人生經曆迥異的他們,從而使這段經曆讓我一生獲益匪淺。

  這對年輕人在成都一邊求學一邊學佛。他們家裏有一個佛堂,裏面有很多佛像和佛經。有時候,他們就給我講一些佛教裏的典故,因爲好奇,我也就當成故事來聽;有時,他們又講幾位高僧大德的事迹,而這又往往讓我感到神奇和向往;有時,他們還帶我去成都的寺院,與我在寺院裏漫步,體會塵世被擋在外面的感覺。而在寺院裏,我也真的感受到了從未有過的恬靜和祥和。我隱約覺得似乎有另外一種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更值得我去追求,那是一種晨鍾暮鼓、與世無爭的生活,是我的這對朋友朝夕提撕的生活。趕上沒課的時候,我就又跟著他們去放生,在這過程中我認識了很多居士,有白發老人也有年青人,偶爾還能看到藏地的喇嘛。放生的時候,要給魚兒念經加持,然後用船把它們運到湖中間,再一筐筐把它們放歸湖裏。看著它們重又獲得自由,我也如釋重負。我想,其實動物和人一樣,都有生存和享受自由的權利,不能因爲人類貌似強大就可以爲所欲爲,更何況人們怎能爲了自己的私欲就隨意剝奪動物們的生命。通過放生,我更加認識到佛教才是真正博愛的、大公無私的宗教。就這樣,在不知不覺中我對佛法産生了濃厚的興趣,並從佛學書籍中學到了很多道理。佛教對世界、對人生都有深刻而積極的認識,它倡導正直、善良、真誠、無私等人性中最美好的東西,而竭力強調人們一定要摒除自私、狹隘、虛僞等醜惡的一面。它教人們放下執著,以一種寬廣的胸懷來面對人生……

  學習佛法後,我覺得自己少了許多浮躁和煩惱,多了幾分自信和從容,心胸也比以往更大度了。碰到挫折和不如意時也能坦然面對,不再像從前那樣動辄就怨天尤人。同時與其它同學的相處也變得更融洽了。當煩惱生起的時候,捧起一本佛經便覺得仿佛一股甘泉流入心間,內心馬上就回複平靜。面對這個曾經以爲很難適應、遍地醜陋的千變萬化的世界,我現在可以鎮定地對自己說,沒關系,我能行!

  後來利用大四寒假回家之機,我又爲父母帶回了很多佛教方面的書,真希望佛法的智慧也能給他們的生活帶來啓迪。因爲回顧自己這四年來的大學生活,感覺收獲最大的就是學到了佛法,這無疑爲我今後的人生指明了方向。這種充實的喜悅,我多麼希望能與人共享。

  二○○一年“五·一”節的時候,我終于來到了向往已久的色達喇榮佛學院。這是一個神奇而美麗的地方:這裏有高遠的藍天和蒼茫的大地;這裏有無數的出家人和居士在修行;這裏的條件盡管比漢地艱苦得多,但是每張面孔上都洋溢著安詳和幸福。我們住在女衆出家人的小木屋裏,大家同吃同住,相處融洽。在交談中我才了解到她們並非是因爲遭受打擊、逃避現實才出家的。恰恰相反,她們大都懷著對究竟的美好生活的向往才選擇了這樣的生活方式,她們樂觀而豁達的胸襟讓我們敬佩不已。這一次我也滿了自己長久以來的一個願望——皈依佛門,並認一位非常慈悲的活佛爲我的上師。

  我的學佛之路還很短暫,一切都還在順其自然的進行當中。我衷心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們來了解佛法、學習佛法。我相信,這樣的人生才會更充實,我們這個社會也才會更美麗。

  

  從“五·一”到“五·四”,全國各地的青年朋友們都在以各種方式歡度假日,而對我來說,我的腦子裏似乎從未有過假日這個概念。幸運的是,我能用智慧甘露來充實自己,過去如此,現在、未來依然如此。所以我很高興地寫下石偉的學佛經曆,因爲我想把它作爲一個節日禮物獻給千千萬萬的年青人,希望他們看到這篇文章後,于身心都能有所收益。

  

✿ 继续阅读 ▪ 55 心迹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