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十牛圖和頌

  No. 1271-A 牧牛圖序

  遺教經雲。譬如牧牛。執杖視之。不令縱逸。犯人苗稼。則牧牛之說所自起也。嗣是馬祖問石鞏。汝在此何務。答曰。牧牛。又問。牛作麼生牧。答曰。一回入草去。蓦鼻拽將來。則善牧之人也。又大沩安公之在沩山也。曰。吾依沩山住。不學沩山禅。但牧一頭水牯牛。又白雲端公之于郭功輔也。诘之曰。牛淳乎。而若自牧。若教他牧。層見疊出于古今者。益彰彰矣。後乃有繪之乎圖。始于未牧。終于雙泯。品而列之爲十。其牛則如次。初黑繼白。以至于無。粲如也。而普明複一一系之以頌。

  普明。未詳何許人。圖頌亦不知出一人之手否。今無論。惟是其爲圖也。象顯而意深。其爲頌也。言近而旨遠。學人持爲左劵。因之審德稽業。俯察其已臻。仰希其所未到。免使得少爲足。以墮于增上慢地。則裨益良多。遂錄而重壽諸梓。外更有尋牛以至入廛。亦爲圖者十。與今大同小異。並及教中分別進修次第。可比例而知者。俱附末簡。以便參考。若夫一超直入之士。無勞鞭挽而天然露地白牛。不落階級而剎那能所雙絕。則圖成滯貨。頌成剩語。覧之當發一笑。吾無強焉。

  萬曆己酉如來誕日 後學 袾宏 謹書

  No. 1271-B 普明寺牧牛圖頌序

  咄。盡大地是普明一頭牛。何處更有佛與衆生。毫厘不隔。本是如如。若道此牛有黑有白。有雄有雌。有饑有飽。便是一體分別成二。世尊初生。指天指地。周行目顧。犯人苗稼不少。祖師西來。直指人心。見性成佛。吃他水草良多。叁玄要.四料揀.五位君臣.九十六圓相。受盡牽製鞭

  。乃至拈椎豎拂。行棒行喝。種種機用。皮毛脫落。四足潛蹤。許大一頭牛。不知逃向那裏去了。到這裏地。重關已破。且道向上還有事麼。以拂子打圓相雲。火裏木牛耕白雪。雲中石馬舞春風。會麼。不會。請看牧牛頌並諸方次韻語句。畢竟還有優劣也無。

  臨濟正宗叁十二世[車*度]轹道人 嚴大參 謹序

  No. 1271-C 普明禅師牧牛圖頌附諸大禅師和頌目錄

  普明原頌。雲棲蓮太師付梓序雲。普明。未詳何許人。則亦不知道場之所矣。辛醜冬。予來理坊事。壬寅夏。[車*度]轹嚴居士將普明緣起及舊寺圖相示。始知因緣在此。居士既恢複寺基。初請玄微禅師。繼請明岩耆德。殿宇煥然。房僚俱備。將來欲成獅窟。余見諸方和頌。讀之不勝喜躍。效颦和之。並將圖頌和頌。合成一冊流通。

  聞谷大師

  天隱禅師

  破山禅師

  萬如禅師

  浮石禅師

  玉林禅師

  箬庵禅師

  山茨禅師

  玄微禅師

  香幢法主

  [車*度]轹居士

  跛道人如念

  無依道人

  牧公道人

  巨徹禅師(又附白牛頌)

  康煕元年孟秋月 日寓般若堂 如念空 識

  No. 1271

  [01]真寂和尚和牧牛圖頌(師諱廣印號聞谷)

  未牧

  信足奔馳不憚勞 東西南北路迢遙

  只貪蒭草平田闊 忘卻家鄉有異苗

  初調

  氣性雖頑鼻已穿 牧童從此痛加鞭

  渾身血汗芒繩急 遙望家山盡力牽

  受製

  暫時出草息奔馳 好把芒鞋緊自隨

  到處凍雲霜露滑 斤斤調伏敢忘疲

  回首

  芒繩不引自回頭 毛色皤然性已柔

  水草也知山裏足 牧童多意尚羈留

  馴伏

  暖風晴日柳溪邊 俯首循人意悄然

  花落郊原春色晚 相隨歸去不須牽

  無礙

  調伏多年意自如 水邊林下總無拘

  一聲羌笛松風起 此日忘懷樂有余

  任運

  百花溪上柳陰中 飽食和雲臥綠茸

  歌罷山童無所事 遺鞭枕上睡方濃

  相忘

  在在溪山雲月中 木人花鳥意相同

  國王水草從來足 閑步陂塘西複東

  獨照

  玉鞭無用草繩閑 蹤迹全無古路間

  空手獨歸林月下 更前一步即牢關

  雙泯

  杳杳人牛不見蹤 一團新月照秋空

  個中若問還源旨 風落岩花點翠叢

  報恩和尚和牧牛圖頌(師諱圓修號天隱)

  未牧

  水雲渺渺亂聲哮 密密尋蹤路更遙

  晝夜風霜不知處 恐伊相犯別家苗

  初調

  纔獲繩頭把鼻穿 謾將痛處更加鞭

  也知鄉井迢迢遠 拽轉頭來著力牽

  受製

  不從他性遠驅馳 寸步提持漫漫隨

  幾度黑風吹瀑雨 通身泥水總忘疲

  回首

  蓦地忘機自轉頭 悄然性氣已調柔

  山中水草了知足 不用遲疑在外留

  馴伏

  閑放林間與水邊 橫騎短笛任悠然

  歸來一帶煙霞晚 潇灑歌謠不假牽

  無礙

  出入無欄心自如 擬思量處更猶拘

  滿懷風月人牛穩 鞭索俱忘樂有余

  任運

  野岸溪灣花柳中 一環山水翠林茸

  逍遙快活無求也 軟草爲氈睡興濃

  相忘

  拶到忘懷混沌中 千山一色絕相同

  風光不覺人牛處 任運騰騰西複東

  獨照

  不須收放得安閑 脫略尋常頋盻間

  散步謾歸明月下 踏翻從上兩重關

  雙泯

  人牛處處竟無蹤 新月孤懸萬象空

  借問歸源端的旨 枯樁春到綠叢叢

  東塔和尚和牧牛圖頌(師諱海明號破山嗣法天童)

  未牧

  頭角峥嵘便吼哮 奔兢煙水路迢遙

  牧童草料渾無戀 孰肯平田犯稼苗

  初調

  牛兒鼻孔被繩穿 放去收來不假鞭

  擬向東西兩處觸 一回入草一回牽

  受製

  年深日久懶奔馳 雲影溪光逐漸隨

  任是上林花鳥過 聲聲難喚牧兒疲

  回首

  計窮力極喚回頭 謾把鞭繩閑放柔

  七縱八擒縛樹下 山童猶未肯停留

  馴伏

  山間林下水溪邊 一飽無余慶快然

  撒手童兒歸路晚 和牛急向遠村牽

  無礙

  穩眠露地意如如 陽焰空花何所拘

  松韻山童弄鐵笛 輕輕吹醒樂無余

  任運

  南北東西任運中 腳頭腳底草茸茸

  飽飡只剩些些意 留與山童瞌睡濃

  相忘

  雲牛一片白其中 那有雌黃與異同

  就裏欲分纖細子 騰騰運運複西東

  獨照

  牧童鼓掌自閑閑 始信牛蹤沒此間

  遂得殷勤謾且喜 猶存星月照幽關

  雙泯

  人牛頓盡絕形蹤 浩浩光吞宇宙空

  明月蘆花來問的 東風吹起自叢叢

  萬如禅師和牧牛圖頌(師諱通微)

  未牧

  劣性粗狂向外迯 鄉關迢遞不知遙

  分明觸處荒田地 那肯回頭惜異苗

  初調

  蓦路相逢把鼻穿 饒伊惡性猛加鞭

  從今已得繩頭在 纔要奔趨只一牽

  受製

  暫息顛頑暫息馳 頻頻相頋也相隨

  芒繩雖緩鞭尤樸 不筭工夫不憚疲

  回首

  頑劣消除已轉頭 不加鞭逼性相柔

  牧童未敢憑他意 還把繩頭緊系留

  馴伏

  萬木叢中芳草邊 芒繩釋去意翛然

  夕陽影裏歸鴉噪 牛自相隨不用牽

  無礙

  皤白渾身性自如 海天空闊不相拘

  牧童閑倚松邊石 短笛頻吹興有余

  任運

  千條溪畔萬山中 飡飲隨時飽綠茸

  牧子從教無個事 鼾鼾枕臂不知濃

  相忘

  是處雲山牛在中 兩無心意月相同

  碧天影落溪流急 任爾縱橫西複東

  獨照

  生涯喪盡一身閑 明月光騰古木間

  歌罷一聲歸去晚 芒鞋踏破隔鄉關

  雙泯

  廓然空絕兩無蹤 寶月孤懸照碧空

  個事不須重借問 子規聲斷落花叢

  東塔浮石禅師和牧牛圖頌(師諱通賢)

  未牧

  蹉過聲前這一哮 反生邊見曆途遙

  披毛帶角渾無慮 糞草何曾識稼苗

  初調

  纔識牛兮鼻已穿 翻然自肯苦加鞭

  暫詩不在頻偷走 猶把芒繩緊緊牽

  受製

  渡水穿雲不亂馳 任從呼遣總相隨

  牛兒雖以堪調治 未許山童暫放疲

  回首

  一回入草一回頭 可比初時性已柔

  滿徑落花思踐履 客途煙雨豈羈留

  馴伏

  玲珑石伴古松邊 任運騰騰始貼然

  手裏有鞭須放下 鼻中去索不須牽

  無礙

  觸處逢渠得自如 入泥入水又何拘

  饑飡渴飲困來睡 底事從來無欠余

  任運

  己眼撐開宇宙中 胡來胡現任茸茸

  山童閑唱還鄉曲 不覺令人歸思濃

  相忘

  喪盡偷心豁達中 人牛何異複何同

  從今兩絕提防力 可以西兮可以東

  獨照

  脫盡皮毛赤體閑 堂堂獨露咲談間

  不是渠侬能了達 祇因透徹上頭關

  雙泯

  空空寂寂杳無蹤 一點靈機盡掃空

  智理不存悲化普 一輪明月照幽叢

  玉林和尚和牧牛圖頌(師諱通琇繼住報恩)

  未牧

  牛本荷人人不識 胡行亂躍隔迢遙

  一回摸著牛兒鼻 大千沙界沒莖苗

  初調

  寄言識得牛兒者 莫學時流強策鞭

  我是牛兮牛是我 分明無二若爲牽

  受製

  牧童但不迷頭去 純白牛兒到處隨

  非比道途販賣客 橫騎倒捋自無疲

  回首

  莫道功深始轉頭 牛無背面與剛柔

  山童但得狂心歇 鼻孔彌天絕去留

  馴伏

  尋常逐逐營營者 謾道長調方怗然

  見徹斯牛無往返 始如多載枉拘牽

  無礙

  本自翛然絕絆羁 知恩豈肯強牽拘

  縱橫飛舞無留迹 誰信那伽定有余

  任運

  不分內外與邊中 傍水尋芳入亂叢

  回首東山吐新月 騎歸茆屋興猶濃

  相忘

  強把全軀分二體 計窮力盡始知同

  他長我短俱休問 說甚人西與物東

  獨照

  頂破虗空蹈碎地 不留一物雜其間

  孤孤迥迥雖堪羨 瞥爾知羞始透關

  雙泯

  誰爲所牧誰爲牧 認影牽風徹底空

  有問其中端的意 早知刍犬吠茅叢

  箬庵禅師和牧牛圖頌(師諱通問)

  未牧

  走遍天涯逞意哮 穿雲涉水路迢遙

  多年一片閑田地 蹂踏堪憐損稼苗

  初調

  鼻孔生獰不易穿 一回入草一加鞭

  狂心何計能拴縛 賴有山童把索牽

  受製

  擬將何處更驅馳 暮雨朝煙緊自隨

  蹤迹欲逃難躲避 任渠奔烈也成疲

  回首

  翻然自肯便回頭 滿地殘紅襯草柔

  故國有懷情未撇 暗愁春老尚遲留

  馴伏

  收來放去古溪邊 風月隨緣自悄然

  水草不思無底事 相看撒手竟忘牽

  無礙

  縱步溪山得自如 風流兩岸亦何拘

  橫吹短笛斜陽暮 溢目春光信有余

  任運

  不曾移步出山中 暖簇晴花五色茸

  莫怪山童閑瞌睡 臥雲眠月興偏濃

  相忘

  相將無事太平中 渠我情忘迥不同

  一段閑愁總收拾 不知花落水流東

  獨照

  一道寒光萬境閑 寥寥四頋水雲間

  夜深明月歸來後 照徹空王向上關

  雙泯

  從前光影覓無蹤 不見人牛煙水空

  盡大地回春曉夢 日高香散百花叢

  山茨禅師和牧牛…

《十牛圖和頌》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西方願文解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