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人生安身立命之處

  人生安身立命之處

  文/見恰法師   

  “以一顆平常心面對,心中沒有其他念頭,只是盡力跑完全程。”這是個子和國際參賽選手比起來顯得瘦小的林義傑,在第一次獲得國際障礙馬拉松冠軍時,接受媒體采訪所說的一段話。當政治人物的職位有所變動時,常有記者詢問感想,得到的回答也常是:“以平常心看待。”一般人面對大大小小的考試,身邊的親友也常這麼安慰:“不要緊張,保持平常心就好。”有人以平常心實現自己的夢想,有人把平常心放在口上。然而,到底什麼是平常心真正的意涵?爲什麼平常心像心靈萬靈丹,有讓人立于不敗之地的力量?怎麼樣才能擁有平常心,且能實踐于日常生活中呢?

  《天下》雜志曾刊載了一則“七十元變七千元的魔法運將”小故事:一位曾經是老板的五十六歲計程車司機,在景氣低迷、失業率高居不下的負面氛圍中,超越了同業計程車司機平均二萬元的月收入,達到月入十萬元以上的水平。這樣的成功源自一次他稱爲“七十元的魔法機會”。那一次,他載了一位帶著兩兄妹的媽媽,這位媽媽東西很多,上車很慢,而且只坐了七十元的距離。雖然如此,他依舊客氣有禮地對待。隔了兩天,媽媽打電話來,說全家要到泰國旅遊,請他爲她們全家接送機。由于夫妻倆生活忙碌,甚至請他在暑假期間,每個星期開車陪小孩玩一天,每一次都是五、六千元的收入。善緣的成就,帶來了事業上的發展,而這一善緣源自于不分別,不分別收入的多少,即使只有七十元,一樣抱著感恩的心和服務的態度。

  範仲淹雲:“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因外在環境或個人際遇而感到歡喜或悲傷,就如故事中的計程車司機,不因自己的際遇而自怨自艾,不因客人付的錢少就改變服務態度,這是事上的平常心。因爲有這樣的平常心,所以能超越自我,認同自我價值,在不景氣中使自己立于不敗之地。

  然而,事相上的平常心,會隨著時節因緣的改變而生滅,如果不知理上的平常心,終非究竟。如果找到了平常心的根本,不僅在日常生活中能恬淡自如,更讓我們在生死大海中,真正保有自己安身立命之地。

  究竟平常心的意涵是什麼呢?常,指的是恒久、不變。平常,意爲不特別、大家都有的,也就是說,平常心是人人皆有、不變的心,馬祖道一禅師說:“謂平常心,無造作、無是非、無取舍、無斷常、無凡聖。”又雲:“只如今行住坐臥,應機接物盡是道。”由此可知,平常心就是人人本具的清淨自性,當我們能夠時時保持覺性存在,時時觀照自己的心念,能夠作主、清楚明白,就是找到平常心。所以禅宗祖師雲:“平常心是道。”

  趙州禅師雲:“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閑事挂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不論外在境界的好壞,就是這念清淨心、平常心,時時都是好時。亦如孔子說:“仁者不憂,智者不惑,勇者不懼。”找到平常心,就找到安身立命之處,就能擁有不憂、不惑、不懼的自在人生。

✿ 继续阅读 ▪ 願望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