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知因造福

  知因造福

  文/見漸法師   

  當我們提款時,若發現才到月中存款已所剩不多,必然會緊張,並開始思索開源節流的方法;在人生的路上,若遭遇困境,如事業不順、健康不佳等,也會想知道到底哪裏出了問題?答案也與銀行中的存款有關,而這家銀行稱爲──福報銀行。

  何謂“福報”?“福”是吉祥;“報”是結果、果報之意。因此,福報即是吉祥的結果,舉凡事業、家庭、學業,乃至于修行,每個人都希望能有吉祥、美滿的結果。如何獲致善報?有因必定有果,假使你展現笑臉,對方也會以微笑回報;若面露不悅之色,對方也會對你皺眉,這就是因果的道理。那麼,福報來自于什麼樣的因呢?良善的果來自于良善的因,而良善的因即是良善的作爲,例如:做好事、說好話、起善念。掌握了根本原因,自然能夠水到渠成。原理雖然簡單,卻真實不虛。

  佛陀時代,有一位長者因聽聞佛法心生歡喜,故發心供養佛陀及衆僧。齋會一開始,有一位乞兒向僧衆乞討食物,但是由于尚未祝願,所以沒有人將食物分給他。乞兒一氣之下憤然離去,並詛咒:“如果有一天讓我當上國王,我一定要將這些吝啬之人的頭輾斷!”不久,又來了另一位乞兒,此時佛陀已祝願完畢,故大衆均樂于將齋食分給乞兒。乞兒看著豐盛的食物,感恩地說:“如果我是國王,就算供養七日,也不能報答您們的恩德!”

  日子一天天過去,兩位乞兒仍過著貧困的生活,直到國王駕崩那天,大臣們依據史書“將有貧賤百姓爲王”的記載,駕著馬車外出尋找繼任的國王。遇到的第一位乞兒,即是當初心生善念者,他因不堪行乞勞頓,臥倒在草叢中。雖然他表明自己不是國王,只是個乞兒,衆臣仍堅決立他爲王。而另一端,那位惡念乞兒,則因熟睡于隱蔽之處,被車馬輾首而亡。惡念乞兒因習于惡念,故福報不具足,不僅生活困頓,且最終招致災禍;善念乞兒則因習于善念,人生愈來愈光明。

  了解福報的來源後,要如何修福報呢?只要作爲良善,合乎道德、法律、因果,均能增長福報。然而,由于對象不同,福報亦會有所差別。例如,播種于良田中,收獲自然比劣田豐碩。而佛、法、僧叁寶,是最殊勝的福田,若能布施、供養,護持正法道場,使更多人聽聞佛法,人生不再迷失方向,那麼衆生無邊,福報自然也無邊。所以,人生要能知福、惜福、修福,從因上努力,幸福的人生之鑰,就掌握在我們手中!

✿ 继续阅读 ▪ 立身處世重細行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