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出家以來

  出家以來

  文/見漸法師

  出家一年有余,記得剃度那一天是在禅堂裏度過;去年的最後一天,也是在護持八關齋戒中度過。每一場法會,都是生命中成長的逗點,也都在修行路上留下不可磨滅的足迹。

  “安住當下,伏瞋伏慢”,是今年參加春季僧衆禅七後,給自己的期許。在禅堂打坐時,過去的種子不斷地浮現,這時才猛然覺醒,原來禅七和生活是無法分割的!平時種了多少善、惡種子,都會儲存于我們的八識田中,待時機成熟,就會一一現前,倘若覺察功夫不夠,就會隨著念頭流轉,失去正念。此時的我,更深刻體會到出家的好,因爲脫離了染汙的環境,藉由佛法的教化,不僅懂得覺察、覺照,時時反省檢討,與衆生所結下的也是清淨的法緣。所以在煩惱愈來愈少的狀況下,內心也愈來愈清淨、平靜。

  “不在心上安住用功,就是放棄修行。”這是對心性有了些許體認後,給自己的勉勵。如同古德言:“覺性不在,猶如死人!”出家後,我們有多少時間仍是花在分別比較上,不管是五觀堂的菜色、人事異動……等,無不讓我們起心動念。回想當初初聞佛法的喜悅,乃至選擇出家修行,不正是因爲在這生滅的世界中,終于找到安身立命之所嗎?因此,若不在心上安住,仍隨外境起起伏伏,即使修行億萬年,也只是徒增善根罷了。

  所謂“身相屬四大,心性歸六塵”,一切有形有相之物皆是虛妄,有什麼好執著的呢?唯有這一念心,才是真生命,才與我們息息相關。雖然要學會作主並不容易,但功夫是練就出來的,只要有信心,再加上實踐,相信一定有所體悟。如何實踐呢? 導師所開示的“中臺四箴行——對上以敬、對下以慈、對人以和、對事以真”就是修行的一帖良藥,若能如實修行,不但能夠累積福德資糧,亦可調伏習氣,安住身心。

  能在佛學院與其他法師一起薰修用功,如與諸上善人俱會一處,是一件很有福報的事。記得覆講課時,看著同學盡心地准備與表現,內心非常感動,雖然每個人都很緊張,但還是努力嘗試,爲儲備日後度衆的資糧而努力著。是什麼樣的願力,讓我們今日能聚在此處一同學習?也許是每一個人都發了跟隨 上惟下覺大和尚修行的願,希望學習佛菩薩的慈心悲願,一起爲芸芸衆生而努力。

  出家這一年多來,大家互相學習、砥砺,心中既歡喜又感恩。願時時刻刻安住當下,以清淨心、精進心、嚴正心、歡喜心修一切善,而不執一切善;願廣學多聞,增長智慧,成就辯才,教化一切,悉以大樂。

✿ 继续阅读 ▪ 和覺性做朋友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