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湯的學習
文/見箭法師
修行,是一場永無止盡的學習。在佛學院,透過法會執事安排,給予自己不同學習的發心機會。從領執事中學習感恩,學習度衆的慈悲與智慧,學習一份修行人應有的敬業精神,更學習從不同角度圓滿修行學分。
一次禅七在監香執事中,負責齋務的聯絡。提到齋務,必然與大寮、行堂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禅七期間每天兩餐的過堂,外加晚上的藥石,總看見護七法師及菩薩早出晚歸的背影,更看見他們用心、細心地准備打七學員的齋飯。舉凡碗筷的擺放、菜色的搭配到特殊飲食的照顧,都是無微不至。與他們共事中,學習到護念大衆的慈悲與智慧,而最讓自己動容的,是感恩與恭敬的生命觀。
連續的寒流來襲,這天,典座法師在菜單上列了大補湯作爲中午過堂用湯。一碗熱湯,想必定能讓學員驅走寒意,而用心之處不止于此。在過堂前十分鍾,見箭請教典座法師,感冒的學員是否也要用大補湯?典座法師二話不說,直問:「還有多少時間?有多少人?」當典座法師一知道還有時間,馬上就爲這些學員另外再煮一鍋適合他們用的湯。站在大寮,望著大家忙進忙出的身影,無比的震撼沖擊著內心,何其無畏的承擔!何其廣大的心量!如果是自己,我能直下承擔嗎?回到行堂,更看見行堂法師無畏繁瑣地再度爲學員換上新湯。這天的過堂,不只是因爲熱湯,自己的心也因爲諸多法師的用心而沸騰了起來。更相信,每個打七學員在喝湯的當下,一定都能喝到這份用心。
一碗湯,看似簡單,背後卻有衆多因緣的護持與用心。
當自己把一切視爲理所當然,甚而視而不見,那是因爲忘記感恩。
因爲一碗湯,自己才猛然意識到,身旁需要感恩的人有這麼多!
反省自己,是否能夠觀照到生活中的每個人、事、物,時時刻刻懷著感恩之心?
是否能在夾取齋堂裏的豆腐、青菜、水果、熱湯中,嘗到慈悲的滋味?
是否能在面對順、逆境之時,洞悉背後因緣而甘心甘受,隨緣盡份?
是否能在觀察大千世界的一草一木中,感受衆生無私的生命奉獻?
如果沒有,不是外境出了差錯,是因爲自己少了一份感恩之心。
回首修行曆程,自己需要提起感恩之心。至心感恩叁寶,感恩衆生,感恩一切!
一碗湯,看似平常,背後卻含藏著行者尊重道業的虔誠願心。
因爲一碗湯,學習到菩薩善護念衆生的慈悲與度衆智慧。
因爲一碗湯,感受到中臺修行人對于自己所領執事的恭敬、負責與承擔力。
在這一碗湯裏,其實自己看見的是一種敬業的生命觀,對于身、口、意叁業認真負責,對于所領的執事謹守本分,更是對于自己內、外財無畏布施的菩薩精神。
反省自己,對于自己的身口意叁業,是否有著深信因果,敬慎負責的恭敬心?
對于自己所領的每個執事,是否有著如同大衆法師般的慈悲、智慧與承擔力?
如果沒有,不是外在標准太高,而是自己少了一份用心修行、尊重道業的恭敬心。
期勉自己能在肯定本具佛性中,堅定上求下化的心願,進而內化成尊重道業的虔誠恭敬心。
至心頂禮自性佛、法、僧,願對菩提道業發起無上恭敬心!修行,是一場永無止盡的學習,禅七雖然落幕,但這一碗湯的學習,卻才剛要開始。
因爲感恩,生活富足而美好;因爲恭敬,生命邁向無限光明與希望。
一碗湯,自己嘗到了感恩與恭敬,而您嘗到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