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戒爲師,自我管理
文/見認法師
二十一世紀是多元、多變的時代。在節奏快速、充滿競爭的環境中,必須透過妥善的自我管理,才能迅速掌握潮流,因應瞬息萬變的人事物。但在變動當中,如何能夠悠遊自在、如魚得水,不爲外境所惑,便需要正確的真理作爲依循的方向。世尊入涅時,囑咐後世弟子當“以戒爲師”,所以戒法不僅是佛弟子的善知識,指導我們作最完善的自我管理,也是現代人爲人處世的依歸。
“忙、茫、盲”,人心久爲塵勞所染,在緊張的生活壓力下,我們往往被時間追著跑,身心無法作主,不知所作爲何?于是,便容易落入“自我”的枷鎖中,隨順欲望與習氣而行,造成無法彌補的遺憾。例如:當我們與他人意見不合時,若不能妥善溝通,往往輕則口出惡言,重則拳打腳踢,甚至因惱怒而致人于死;或者爲了滿足個人對財、色、名、食、睡的五欲追求,不但不腳踏實地工作,反而仰賴雙親的供應,坐享其成,甚或以濫用信用卡、偷竊、綁架、勒索等不法方式,達到目的。
然則,因果是千古不變的定律,所謂“如是因,如是果。”每個人所造作的種種惡業,都須由自己承受。明代紫柏大師曾言:“衆生無始習氣如油入面,牢不可破,苟折情不痛,未易調伏也。”如果放任自己的習氣、欲望,只會讓貪瞋癡叁毒帶領我們造作更多的惡業,不僅心中無法得到安穩,未來的業報更令人苦不堪言。
戒,乃是佛陀的大慈悲,爲免衆生造業受苦而宣說。戒,也是正順解脫之本,持一條戒,即得一種自由,便得一種解脫。生活中,若能以戒爲准則,透過事相上的規範,自覺自省,來作自我管理,我們今生即擁有最大的保護傘。《大智度論》雲:“大惡病中,戒爲良藥;大恐怖中,戒爲守護;死闇冥中,戒爲明燈;于惡道中,戒爲橋梁;死海水中,戒爲大船。”所以,持戒是修行及待人處世的根本,也是自我管理的最佳方法。唯有如此,我們的心才能得到真正的安定與光明。
持戒,最大的受益者就是自己。只要從現在起,開始發心受持,人生就是全新的開始。只要我們不斷地修正自己,就能不斷地進步,不但此生能夠心安理得、過得清淨,未來更是充滿光明與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