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慈悲與智慧

  慈悲與智慧

  文/見瑄法師

  何謂慈悲?慈能與樂,悲能拔苦。諸佛菩薩以“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平等心對待一切有情,儒家有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此外,墨家講“兼愛”,耶稣教世人“博愛”,這都是慈悲心的展現。

  怎麼做才稱得上大慈大悲呢?從前有一個很慈悲的人,樂善好施,任何事情都很樂意幫忙。有一天,他看到兩只狗在打架,心生不忍,便靠過去對著兩只狗勸架,同時伸手將它們拉開,結果手指頭卻被狗給咬傷了。處于無明瞋怒的狀態時,人道衆生尚且作不了主,何況是畜生道呢?所以,只有慈悲而缺乏智慧,稱不上真正的慈悲,不僅無法解決問題,自己反而受了傷害。

  真正的慈悲是悲智雙運,懂得運用善巧方便來利益衆生。慈悲,並非順著對方之意而任其予取予求;慈悲,必須視時節因緣而進退得宜。明惠上人趕鹿的公案即是最好的例子:有一頭迷路的鹿跑進高山寺,明惠上人看了連忙喊著:“這是哪裏來的鹿,快把它趕出去!”不但召喚弟子驅逐,自己也一邊拿起拐杖趕鹿。弟子們大惑不解,心想平時慈悲親切的上人,連一只螞蟻尚且護念,今天怎麼反常的嚴厲,還親身鞭杖趕鹿呢?正當大衆議論紛紛時,上人向大衆說道:“我是爲了不讓鹿習慣于人類,所以才趕它出去;鹿一旦習慣了和人相處,就會失去對獵人的警戒心,因而喪失生命。”慈悲不只是外在所現的柔軟,其中更應具足智慧的判斷。

  佛陀所製定的戒律、祖師大德所立的規矩,無一不是爲了護念大衆的修行;有時我們只看到外相揮杖鞭策的嚴厲,而忽略這背後真正的慈悲。真正的慈悲,是兼具智慧的慈悲,是有擔當力、智勇雙全的慈悲。

✿ 继续阅读 ▪ 新僧再訓練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