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覺在當下

  覺在當下

  出家的道路是自己甘願的,

  就要腳跟著地,回到每個當下。

  

  文/見雨法師

  日用之間 參究本心

  如果只剩下叁個月的生命ん自己最想做的是什麼?最想能于心自在、于生死自在。今日拜忏時,誦到往昔流浪諸有所做種種惡行,不僅慚愧,也慶幸今生得遇佛法,但是還有多少的糊塗人沒有因緣理將俗返,繼續流浪叁塗,想到這裏,真的覺得心痛,自己對生死未明,又如何引導有情解脫?結夏叁月,就當自己僅能剩下的時間,依師父說,腳跟著地,功夫落堂。

  覺在當下

   很多話,很多的法及叮咛,院長、執事法師、乃至教授師,不厭其煩地一遍、兩遍、叁遍的重覆,甚至連師父也是不停地再重覆這念心。以往常聽出家較久的師兄弟說過,師父輕輕講,我們應該重重聽。曾幾何時?師父不但重重說,甚至一再說,自己還是忘記,爲什麼?不用心,人只要一不用心,障礙就現前,無明其實也不是別的,只是覺性不在。

  肯定自己的佛性

  人非常奇妙,當其不執著一件事或人的時候,是非常地開闊的,一旦對事情在意或對人産生執著的時候,自然而然的就被自己鎖在一個角落,一大片的世界就只看見一個點,這就是執著。長久以來,習慣愛執的衆生,會不斷地執取這種感受,美化它、歌頌它,企圖合理化這種心系一人或一處的情緒,仔細思惟,不外乎是要得到一種肯定,要人肯定自己存在的價值,人總是向外尋求肯定。一旦了解,肯定必須來自自己內在的佛性,人才會真正獨立。

  一條真實的道路

  我們每個人都在做著自己認爲最有價值的事情,其中出家尤其是一個不同于一般的選擇。頭發剃了,著上袈裟,告訴自己,放棄紅塵中那些本來讓自己愉悅的享受,就是爲了真正面對自己的生命,認清生命的真象,對自己要有交待,不願意再打迷糊仗,等到雞皮鶴發再徒歎悲傷。既然如此,出家的道路是自己甘願的,就要腳跟著地,回到每個當下。

✿ 继续阅读 ▪ 得佛受用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