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爲道源功德母
信好比是手,入了佛法的寶山,可以自由自在拿取寶物,
不信就好比沒有手的人,就算進了寶山,卻一無所得。
文/見澄法師
“信”爲成功之母,我們無論做任何一件事,都不能缺少信心,尤其是修行學佛。爲什麼呢?因爲,佛法中有的是佛的境界,佛的境界是我們凡夫心量所不能測度得到的,祇有用“信”來接受,所以,古德雲:“佛法如大海,唯信能入”。
又經雲:“信爲道源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根。”“信”是心的歸趣,能生熱誠與力量。《雜寶藏經》記載著這麼一則公案:過去,有叁位沙彌正在玩皮球時,有一位年老的比丘尼,向他們請法,怎樣才能證果?頑皮的沙彌就說:“你站到牆角去,當你被皮球打到時,就可以證初果。”後來,這位年老的比丘尼被皮球打到的當下,即證得初果。因爲相信,使心得以清淨,煩惱盡滌,菩提佛果得以現前。
反觀現在,人們的心目中,認爲惟有科學證明出來的東西才是真的,被大衆所信服。但佛法是超越科學的,並非科學家以最周詳的實驗計劃、或最精密准確的高科技儀器,即能探究的“淨智”實驗。于是,一般不了解的人,便破斥佛法是虛有不實的、是一種迷信、是外道,取而代之的是和一切不善法相應,最後感召的是惡的果報。
然而,相信也不是不問是非真僞,便盲目地相信。相信要有智慧,智慧來自于相信佛所說的谛理,及相信自己本具的佛性。《涅槃經》說:“法是佛母,佛從法生”。《金剛般若經》又說:“一切諸佛皆從此經(即法)出。”由此可知佛由法成。聲聞的聖人就是聽聞佛說四谛(法)而證真,緣覺是接受佛的十二因緣教法而成果。這就是所謂的“從佛口生,從法化生”。法如東升的旭日,照破衆生的無明黑暗,因此假使熱鐵輪,于頂上旋,終不爲此苦。有人說:佛是覺悟的衆生,衆生是未覺悟的佛。佛與衆生不是在本質上有什麼不同,祇是在修證的前後與迷悟的差別而已。所以佛陀夜睹明星,證無上正等正覺後,複而歎言:“奇哉!奇哉!大地衆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但因妄想執著,不自證得。”所以,應當深信:“無一衆生而不具如來智慧。”衆生若能依教奉行,破除了我執和法執,斷盡了煩惱障與所知障後,也就與佛一樣了。
信好比是手,入了佛法的寶山,可以自由自在拿取寶物,不信就好比沒有手的人,就算進了寶山,卻一無所得。因爲相信,故舍棄紅塵家、無明家、煩惱家,成爲如來座下的法王子。因爲相信,能徹底破迷,趨向覺悟。聰明的你,選擇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