衆生歡喜,諸佛歡喜
文/見應法師
記得以前初到精舍發心時,實在有些不適應;因爲剛從山上來到紅塵鬧市,對于這些濃厚的色聲香味觸法,感到十分地迷惘;心中深深地覺得,這些塵勞對于修行人而言,並不是一個清淨的環境;心念一個不小心,又會將從前的種種陋習──喜歡吃,喜歡音樂,喜歡……等,一一勾現。有時候,自己也思索著,這些不都是出家時,就已經遠離的嗎?而現在爲什麼又要再將它提起呢?
這個迷思,一直到了去年暑假觀摩山上所舉辦的“中臺山小星辰兒童禅修營”時,才自心中化解。回顧起當始業式典禮中,奧運主題曲一播放時,立刻帶起現場的氣氛攀升至最高潮;當小星辰們一面歡騰鼓舞搖旗呐喊,一面看著五彩缤紛的氣球緩緩升空時;當小星辰們通過“哈利波特”故事中的9又3/4月臺,興奮地驚聲尖叫時;當“素漢堡”、“小籠包”、“素蛋塔”、“造型餅幹”……等點心,被小星辰們微笑滿足地把它通通吃光光時;當無盡燈之夜中,每一個小星辰一一傳遞著手上的燈火,同時落下不舍與感恩的熱淚時……我突然領悟到,是 大和尚的智慧,執事法師們的慈悲與發心菩薩們的用心,才能將色聲香味觸法,發揮得如此淋漓盡致,感化了無數未曾聽聞佛法的小星辰。
同樣是音樂,同樣是餐點,同樣是遊戲,這到底和世間法有什麼不同呢?不同便是──心念。因爲,心念若是清淨的,創造的法界就是一片淨土;因爲,願心若是清淨的,便能在豐盛的齋飯中,吃到善心與歡喜心的滋味;因爲,一切皆以慈悲心爲出發,所以小星辰們不但可以在每一個闖關遊戲中,學習到“恭敬、慈悲、和睦、真誠、分享、行儀、因果、感恩、福報、智慧”的團隊精神,更能淺移默化吸收佛法的精髓。于是,在無盡燈的照耀下,燈燈相傳,光光相照,點燃的是每一顆小星辰的菩提心光,傳承的是不生不滅的清淨自性。
導師曾經開示道:“佛法和世間法,其實就是一體的兩面,如同我們的手掌,一面是掌心,一面是手背;……衆生歡喜,諸佛歡喜雖然形態不同,但都是手,都離不開手的應用與體現,所以是一體的兩面。”並常引述《六祖壇經》經文:“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恰如求兔角。”因此,若能將慈悲心來布施、奉獻給大衆,讓每一個人都歡喜,則諸佛菩薩也會歡喜,所謂“衆生歡喜,諸佛歡喜”,便是如此。
的確,時代不同了,弘法的形態也必須跟上時代的腳步,不但要懂得“創造緣起”,還要“運用緣起”。運用令衆生歡喜的色聲香味觸法作爲前方便,令大衆薰修佛法;再進一步啓發大衆的善心、慈悲心,乃至無上菩提心;因此若能利益大衆,即使花上再多的功夫來努力,都是值得的。
所謂“百花叢裏過,片葉不沾身”,菩薩除了“運用緣起”,更要進一步“不住緣起”。身處紅塵世界中的行人,若能夠不執著所修的一切善法,並從引度衆生的過程之中,焠煉出智慧與定力的光芒,這便是成就無上菩提大道的最佳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