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以自信實現生命的價值

  以自信實現生命的價值

  文/見縷法師   

  處于現今多元變化的世界裏,仿佛置身在深不可測的大海中,隨著時局的動蕩不安,也跟著暗潮洶湧。如何能夠在這當中爲自己掌舵,不致被驚濤駭浪翻覆滅頂,平穩地駛向夢想國度,所依憑的莫過于一種信心。正因爲有了這股信心,所産生的力量和勇氣,足以帶領自己在狂風暴雨中突破萬難,航向無限寬廣的天地。自己若能具備這樣的信心,如孟子所言:“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爲,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則能隨遇而安。那麼,信心從何而來?又該如何建立?首先,就要了解什麼才是真正的信心?一旦知道了,便能于此自信自肯,爲自己打造一個具有生命意義價值的非凡人生。

  什麼是真正的自信?顧名思義便是自己相信自己。相信什麼?佛陀告訴我們,每一個衆生都有本具佛性,而且這人人皆有的佛性最爲珍貴,沒有男女相,沒有美醜、愚智、高低,乃至貧富貴賤。如果能夠在這裏直下承擔,向內觀照,不向外尋逐,一旦契悟此心,與叁世諸佛平等無二;亦能觀身外之物,哪怕是王侯之位、金玉之寶,都猶如過隙之塵、猶如瓦礫。因爲這念心內含叁千大千世界,一切功德、智慧悉皆具足,是故能夠靜觀萬物皆自得,大塊假我以文章。這樣的自信,無論是走到世界任何一個角落,都不會被外在虛妄的一切所迷惑。

  然而,可惜的是,我們往往不知內覓這念清淨自性,不知它的可貴,反而拚命向外追逐,當然也就把信心建立在種種表相上作爲自我的肯定。以爲擁有更多的錢財、更亮麗的相貌、更高的學曆,才值得大衆的認可;以爲擁有顯赫響亮的聲名、登峰造極的事業、如雷響起不間斷的掌聲便是真正有價值的生命,于是,窮盡畢生精力追求不已。佛法告訴我們,追求世間法並無不好,雖然它終非究竟,一旦無法站穩腳跟,在這當中迷失,原本可以建功立業的福報,轉瞬間即可能招來禍患。以曆史爲鑒,當年的韓信因蕭何慧眼識英雄,把他舉薦給劉邦,憑著他過人的膽識與智謀,確實幫劉邦打下了天下,建立了許多豐功偉業、汗馬功勞。但是正因爲過高的權勢迷昧了自己,不知涵養內斂,最後背上謀反的罪名,走上滅亡。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所以擁有名利權勢的人不須志得意滿,乃至恃才傲物、目空一切,誠如孔子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驕且吝,其余不足觀也已!”古德雲:“滿招損,謙受益。”應當善加珍惜、珍重,更加謹慎謙虛才是。

  但是,如果沒有擁有這些令人肯定的外在條件,是否就意味著這一生注定失敗?如果因爲這樣的原因,自怨自艾、自卑自憐,任由外界的眼光來左右自己一生的命運,不是別人放棄了自己,而是自己放棄了自己!至聖先師孔子,有一天對他的學生子貢說:“沒有人能知道我啊!”子貢便問緣由?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知我者,其天乎!”就連孔子這樣的聖人,博學多聞,滿懷無盡悲天憫人的抱負,雖不爲世人所用,卻絲毫不怨天尤人,依然精進下學人事、上達天理,增長自己的德行,未曾沮喪放棄,能夠知道孔子的,只有上天吧!更何況我們凡夫俗子,雖沒有種種令人欣羨肯定的外在條件,但是,我們仍可透過學習,進一步向上提升,凡事盡心盡力,但求無愧于心,依然可以發光發熱。因爲每個人在這世界上都是獨一無二的,沒有理由輕忽自己,每個人都有無限可能。

  而修行,便是讓每一個人都可以找到真正的自我,建立正確的信心,發揮無窮的潛能。別人也許不了解、不肯定自己,但是,自己一定要了解、要肯定自己。《金剛經》雲:“一切賢聖皆以無爲法而有差別。”無爲法就是人人本具的清淨佛性,也就是每個人當前這一念心。世間的有爲法,無論是財富、地位,終歸變滅,這念周遍法界、無所欠缺的佛性,永不生滅。所以,成聖成賢,乃至成佛,都不是以有爲法來作爲依據,明白了,于此自信自肯,雖處順境,亦識明哲保身之道,如如不動;縱逢逆境,亦能不屈不撓,完成自己的人格。古德雲:“彼既丈夫我亦爾,不應自輕而退屈。”所以,我們要以這念尊貴的慈悲心、智慧心、平等心,實現生命的價值,以自信心來圓滿自己的生命,不斷努力,直成佛道。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